讲座回顾 | 尚杰:悖论的存在与重复——克尔凯郭尔式的反思方式


202333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第六场于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如期召开。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尚杰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悖论的存在与重复——克尔凯郭尔式的反思方式”的学术盛宴,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刘梁剑主持讲座。

尚杰研究员长期从事欧陆哲学、法国现象学和后现代哲学研究,曾经公派前往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访学,师从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是我国著名的法国哲学专家。讲座伊始,刘梁剑教授对尚杰研究员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学术贡献进行了介绍,指出本次讲座是为了迎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承办的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23年年会的召开而发起的系列讲座第一讲,希望通过讲座的举行继续推动华东师大外国哲学学科的发展。

讲座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尚杰教授的主题发言,主要围绕“悖论”问题展开讨论,以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渊源的追溯进入正题,引出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与第欧根尼,认为在他们身上均可觅见克氏思想的雏形,并且指出克氏的原创性概念对理解卢梭、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和萨特的思想起着关键性作用。尚教授认为,克氏一反笛卡尔与黑格尔的从“结论”出发的传统,强调回到“个体”这一真实原点本身。他经过克氏著作《哲学片段》《重复》《非此即彼》与其他哲学家如《回忆苏格拉底》《思想录》《差异与重复》《柏拉图对话集》《追忆似水年华》等著作中的相关论点展开交锋。尚教授充分肯定克氏的文人-作家与哲学家-学者的双重身份,为现象学研究增加了维度。他指出克氏的“悖论”理论贡献主要有三:一是他将时间概念引入存在以后,传统意义上的重复问题中的同一性内涵增设了差异的成分;二是生成比存在的优先性,恰恰在于其思想运动过程中的“瞬间”维度;三是起源的原初复杂性问题。

第二部分是交流问答环节,刘梁剑教授、郁振华教授、应奇教授和在场的同学们,就讲座中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尚教授的思辨求真兼具风趣幽默的互动风格,不断迎来与会同学的欢笑和掌声。尚教授的严谨治学的态度与待人接物的谦逊,令人敬重。讨论环节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半,才在同学们的意犹未尽中告一段落。


(文稿曹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