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培育项目中期答辩顺利进行

20234121300,哲学系2023年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培育项目中期答辩在人文楼2102会议室顺利举行。苟东锋老师,张容南老师,惠春寿老师,陆凯华老师、魏宇老师出席并担任了本次中期答辩的评审。

本年度哲学系共有6个项目参加了科创项目中期答辩会,包括32022年度校级创新创业训练培育项目和32022年度校级卓越学术培育项目。此次答辩主要由各位项目负责人对其已完成的主要工作、创新点以及存在的困难进行汇报,同学们对当代热点、关键事件的关心,以及别出心裁的创新思维,还有投入实践的热情,在答辩中可圈可点。


答辩详情:

对海外留学政策影响上海大学生留学意向地选择的调查研究

陈致懿同学汇报的《对海外留学政策影响上海大学生留学意向地选择的调查研究》,以收集政策、查阅文献、问卷投放等方式,获取了项目进展与研究成果,分为NVIVO,SPSS,STATA三个部分来做了多种具体分析。该项目的以三级编码法、国家分类、SPSSSTATA交叉分析、“需求—政策—意向—选择”链条为四个创新点,并说明了解决困难后得出的心得。陆凯华老师指出“上海大学生”这一概念需要做出更准确的界定,并且对留学意向应该有更明确的分析。张容南老师对适用群体和发表平台进行了提问。苟东锋老师提出需要再次明确意义。魏宇老师指出汇报需要有突出点,语言还需要再进行规范。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高校哲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多元探索

刘嘉芊同学汇报的《“新文科建设”视域下高校哲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多元探索》,从工作目标、进度安排与小组分工、目前研究进展与未来工作计划三个部分进行了汇报。通过查询文献及官方文件完成了两本汇编,并以更精确概括、提炼模式,具体分析和比较了各模式的差异。张容南老师认为应该有更近一步的建设。陆凯华老师认为一些依据和新文科定义模糊,需要更准确。苟东锋老师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指导,希望更注重于新文科本身,扩充内容。惠春寿认为应该聚焦于实质性、启发性内容,提出其他的方向。


儒家文化启示下的乡规民约活态化路径研究——基于对京沪乡风文明建设情况的调查

张田田同学负责的《儒家文化启示下的乡规民约活态化路径研究——基于对京沪乡风文明建设情况的调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电话访谈、咨询等方式,了解多地乡风文明建设情况与古今异同,挖掘儒家传统中乡规民约的现代化价值,提出理论与建设。此项目的创新点在于研究对象、研究方向、人文关怀和实际效果四点,同时也说明了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例如对象的普遍性不同。陆凯华老师认为应该深入乡规民约的内容,加深与儒家的联系。苟东锋老师认为分析应该与理论结合,可以参考儒家的影响。惠春寿老师认为可以拓宽思路,再了解一下社会。


时间的抽象统治——对资本化时间批判理论的考察

章佳杰同学汇报的《时间的抽象统治——对资本化时间批判理论的考察》,通过举行读书会、参加讲座、文献整理与组会交流,完成了读书报告及笔记,预计会有四篇论文成果。在汇报过程中,简述了主要问题意识,例如监控资本主义中“预测”技术的时间异化问题分析,并说明了论文论证思路,提出了下一步计划。陆凯华认为不能作存粹的理论研究,在进行理论汇报的时候应该有小的聚焦点及现实着眼点。苟东锋老师希望在项目经费的使用上需要有明确的解释。


法国大革命史编纂中的阶级观念研究

王子徐同学负责的《法国大革命史编纂中的阶级观念研究》,是对已有的基本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采取社会本体论的视角,对不同的社会本体论进行考察和对比,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猜测并以自己的理解做出解释,兼而讨论阶级观念研究。惠春寿老师认为不应该集中于历史解释,重构观念。陆凯华老师认为应该找一个小的切口进行扩展。苟东锋老师认为应该加强项目的现实可行性。


元宇宙环境下知识的延展性和教育的应对

应玥同学汇报的《元宇宙环境下知识的延展性和教育的应对》,关注教育领域,对元宇宙环境的特征做出了界定,将德性知识论和延展知识论作为理论工具,通过阅读文献、制作问卷等形式推进研究过程,总结已有成果,分析大众对智力美德的直觉性认识,回应研究目标即教育核心目标。此项目将在原有数据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SPSS相关性分析,用以指导实践。苟东锋老师认为应该再加上元宇宙本身的技术和问题。张容南老师对元宇宙与智性美德的关系进行了提问,应玥同学对智性美德的概念进行了回应,并对实践方面做出了关于本项目的讲解。


中期检查认定结果

拟认定为国创项目

儒家文化启示下的乡规民约活态化路径研究——基于对京沪乡风文明建设情况的调查

项目负责人:张田田


拟认定为市创项目

对海外留学政策影响上海大学生留学意向地选择的调查研究

项目负责人:陈致懿

时间的抽象统治——对资本化时间批判理论的考察

项目负责人:章佳杰

元宇宙环境下知识的延展性和教育的应对

项目负责人:应玥


拟认定为校创项目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高校哲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多元探索

项目负责人:刘嘉芊

法国大革命史编纂中的阶级观念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子徐


在本次中期答辩中,各个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与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致方向已经显现,正在向预期目标前进。各位老师对各个项目的不足和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建议和指导,同学们也都虚心接受,认真回答老师问题,体现了哲学系学生发现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找准方向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此外,老师们也对求学求职方面提供了宝贵建议,本次答辩将成为同学们宝贵的人生经历。


文稿 林静楠

摄影 陈思远 郑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