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青年学术沙龙|现象意识与现象关系

发布日期: 2020-06-20   浏览次数 987

现象意识与现象关系

哲学青年学术沙龙(619日)


202061915:00,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报编辑部和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青年学术沙龙如期在腾讯会议上举行。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陈敬坤副教授作了题为“现象意识与现象关系”的报告。本次沙龙的主持人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锋副教授,评论人是哲学系何静副教授。哲学系葛四友教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虞法副教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蔡恒进教授等90余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此次线上学术沙龙活动。

本次报告主要讨论在泛心论组合问题的争论中,微观主体及其经验能否通过现象关系产生宏观主体及其经验。陈老师指出现象关系并不能像泛心论者期待的那样解释高阶意识经验及其现象性质的产生,并且,我们无法恰当地谈论不同经验主体之间的现象关系,共意识关系也不能为这种现象关系提供经验支持。

陈老师首先对“泛心论”概念进行了阐述,即每一存在皆具有相应的主体性形式。接下来陈老师向我们解释现象关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以及如何获知这种关系。首先,我们无法通过感觉知觉到(作为经验主体的)经验主体,所以我们也无法通过感觉知觉到(作为经验主体的)经验主体之间的关系。其次,“我”只对一个作为经验主体的经验主体有认知通道,只能通过内省达到自己经验的主体。报告同时指出我们不可能内省到除我之外的其他经脸主体,因而也不可能内省到经验主体之间的关系。总之,我们不可能了解到作为经验主体的经验主体是如何彼此关联的。

对于组合问题,陈老师引用了詹姆斯在其心理学原理的一段话进行阐释,即假定有100种感觉,把它们尽可能严严实实地打包封装,但每一个感觉还仍然是那个感觉。如果这样一个包打好了,就会得到第101个感觉,也就是说属于这样一个包裹的意识出现了。这第101个感觉是一个全新的事实,原先那100个跟它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不能说一个能还原成另一个,也不能说演化成另一个。

最后,陈老师指出,要通达其他主体及其经验并不一定通过现象关系,现象关系本身很可能并不融贯。即使融贯,现象关系也不能发挥我们所期待的那种绑合作用,无法充分解释宏观经验的产生。因此,现象绑合策略并不能为组台问题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陈老师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构成性泛心论已经完全失效,只是目前的泛心论仍然是一个粗糙的理论框架,面临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对现象关系概念的解释,其意义显然已经超出了泛心论争论的范畴,涉及到我们对意识的现象性质本身的理解。因此,阐明经验或经验主体之间在何种意义上处于现象关系中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论题。

报告结束后,何静老师从物理主义泛心论、意识的概念、还原性、集体信念四个方面对陈老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和提问,陈老师结合自己的报告和研究进展对问题一一作了回应。王雨程老师从现象关系以及意识是否存在最小构成部件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点评。还有其他老师和同学从泛心论和功能主义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提问,陈老师都作了相应的回应。此次沙龙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中顺利结束,参与此次沙龙的同学受益良多。


图文: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