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之道”第十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0-06-15   浏览次数 2426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之道第十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一、开幕式

 2020613日上午9时,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承办,《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和《思想与文化》杂志社协办的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之道”第十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开幕式在云端(腾讯会议)顺利举行。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院长、哲学系童世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福义教授,哲学系系主任陈立新教授,哲学系副系主任潘斌教授,哲学系党委副书记武娟老师和来自国内外高校的博士生们一同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哲学系博士生杜春江主持。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澳门大学、法国勃艮第大学等来自世界各地47所高校的130余篇论文,共评选出59篇优秀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福义教授首先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老师和博士生同学表示热烈欢迎,表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有着光辉的历史和丰厚的底蕴。“哲学之道”博士生论坛作为研究生院重点支持的精品学术项目,现已逐渐发展成国内哲学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他希望青年学子们树立关心社会现实、发现哲学价值的学术情怀;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拓宽与会博士生的理论视野,激发探索学术前沿的热情,在哲学思辨中传承学术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陈立新教授首先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欢迎与会的各位专家老师和青年学生。对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哲学之道””博士生论坛的国内外高校学子表示感谢,对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关注表示感谢。陈主任表示,虽然由于疫情原因,大家不能坐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但思想的事业还是让大家一起聚在云端,砥砺学问,这十分难能可贵。最后,陈主任预祝与会博士生能够在为期两天的讨论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董起帆首先代表“哲学之道”会务组全体成员欢迎诸位老师、同学参加本次论坛。其次,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和《思想与文化》杂志社为博士生提供了一个互学互通、互享互鉴和共同进步的学术交流平台。他表示通过交流讨论将对专业领域的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将与各位博士生们共建学术共同体、共担新时代的学术重任;希望“哲学之道”论坛越办越好。

二、主旨报告

开幕式后,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院长、哲学系童世骏教授做了题为《不对称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何以可能》的主旨演讲,主旨讲演由哲学系副系主任潘斌教授主持。

童世骏教授首先指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强调理想的交往情形的特征之一是交往主体之间的对称性;而杜威的教育哲学,则把教育的最高目标看作是学生(以及所有受教育者,所有学习者)从较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成长过程。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引出的问题就是:像教师和学生这样的不对称主体之间,是否可能有平等的交往、怎样才能有平等的交往?童世骏教授讨论了美国哲学家Iris Marion Young和现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华东师大校友黄勇教授的相关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Young认为必须承认交往主体之间由于生活情境和生活历史而必然造成的差异,必须重视对不同主体只有自己能表达的声音的倾听;黄勇建议用“道德铜律”(“人所欲,施于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取代“道德金律” (“己所欲,施于人”)和“道德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童世骏教授肯定这两位哲学家的观点,但同时提出,如果要在不对称主体之间避免“饱汉不知饿汉饥”、“夏虫不可语以冰”的情况,尤其是如果要确保在像师生关系这样的不对称主体关系中,责任比较大的那方(教师)承担起比较成熟者对不那么成熟者的引导责任,那么就要设法找到一种思维操作来突破自我中心和独白思维的局限。在童世骏教授看来,不对称者之间平等交往的关键是在运用“絜矩之道”时引入第三者视角:比方说,教师在处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的时候,把自己作为学生与实际的或虚拟的老师的关系也考虑进来;或者,像李大钊那样,在讨论青年与老人的关系的时候,把自己与更年轻人的关系考虑进来,从而代表年轻人对自己而不是对长者提出更严格要求。

最后,童世骏教授认为,作为教师,要使自己能更有效地进行师生交往,我们不仅要在自己学生面前意识到自己是老师,而且要在我们的老师面前意识到自己是学生。这样一种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自我中心和独白思维的思维操作,会使我们更加有效地实现如杜威所说的“对各个人作为个体而有同情的理解”。这样一种思维操作,也会使我们更加有效地把握教育过程,以及作为学习过程的全部人生,实现为哈贝马斯以及他所延续的那个思想传统所追求的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演讲结束后,潘斌教授进行了总结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童世骏教授在线上和与会博士生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三、分论坛

 “哲学之道”博士生论坛的6个分论坛于613日下午和614日上午分别在“腾讯会议”各线上会议室举行,论坛依次分汇报交流、专家点评和自由讨论三个环节展开。各分论坛讨论热烈,精彩纷呈,均顺利开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诠释” 分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张吴奇主持,博士生李泽栩负责会议室维护。先后有10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高斯扬汇报的题目是《监控资本主义视阈下的技术权力探析》;吉林大学的黄进分享的是《问题式界划意识形态与科学——晚期阿尔都塞坚持认识论断裂理论的方法论构架》;东南大学的贾海刚报告的题目是《资本逻辑、空间正义与贫困终结——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批判视角》;复旦大学的李思铭作的报告是《重解自然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论哈贝马斯思想中的“马克思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胡顺带来的是《青年马克思无产阶级概念的三重意蕴——兼论贱民与无产阶级的隐秘关联》;福建师范大学的张自永交流的是《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解放的四维解析》;中山大学的刘畅报告了《从<反杜林论>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元伦理学性质——兼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三层分层》;中国人民大学的唐解云分享了《能在论视域下的社会历史范畴及其意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审视》;南开大学的赵瑞泽报告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韦伯命题”的再审视》;北京大学的周龙辉汇报了《费尔巴哈还是霍尔巴赫?——论马克思主义与两种唯物主义传统的关系》。

在汇报结束后,首都师范大学的程广云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潘斌教授对10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程老师在点评中总体分析了“学术后浪”们身处的学术思想语境,认为无论偏重学术旨趣,还是侧重思想旨趣,论文写作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回应时代问题,这是哲学学科属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属性决定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突破教科书式思维方式后,经过“面向文本”的学术转向,随着“小时代”重新回到“大时代”,必将在更高境界上回到“面向世界本身”的思想转向。他还根据哲学对话精神,倡导复调式和穷举法写作:让思想穷尽一切可能!潘老师指出,对热点问题,现实问题的把握一定要深入到位,要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对于经典的理论问题,一定要将不同哲学家之间的义理层次勾勒清楚,注意从文本线索上展示相关理论内涵。


  “西方哲学经典中的存在之思”分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荣新茹主持,博士生罗涛负责会议室维护。先后有10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清华大学的何澍之汇报了《亚里士多德何以不需要自由意志?》;浙江大学的黄昉报告的题目是《心灵在经验中的两种视角——论休谟的印象/观念区分》;北京大学的傅志伟作的报告是《洞见还是偏见:现在论与它的流逝幻象》;华东师范大学的何祺韡分享的题目是《演真与诉真:福柯对真之展现的解读》;北京师范大学的潘越汇报的题目是《一位温和的多元论者——德勒兹单义存在论的多元面向》;北京大学的苏杭分享了《光与努斯——亚里士多德努斯理论再读解》;清华大学的赵奇汇报了《创造性重构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灵魂概念的片段化阐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婷婷带来的题目是《破解现代性难题的中国方案——基于新冠疫情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的罗涛分享的题目是《基因增强的哲学思考——基于现在与未来之别的审视》;法国勃艮第大学的梁晓涵汇报了《海德格尔对阿那克西曼德箴言的诠释》。

在汇报结束后,浙江大学的马迎辉教授和厦门大学的张会永副教授对10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专业的点评。马老师谈到,论文创作中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要有精准的定位,论述一定要清晰。张老师提到,十位报告人的论文视野均十分开阔,既有对经典文献的诠释,也有对现代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在具体讨论问题时,一定要做好相关文献的梳理工作,论证细节上一定要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理论之思” 分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钟翠琴主持,博士生董起帆负责会议室维护。先后有8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华东师范大学的董起帆报告的题目是《严复与乾嘉学派——以严复评点<周易>为中心的讨论》;中山大学的孙忠厚分享的题目是《行君子之道——<论语>君子道”章辨析》;复旦大学的叶泳妍汇报了《 “ 内外”之说与“善”的探讨—— 结合孟告之辩、<五行>篇看孟子心性论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的王瀛昉分享了《一套<荀子>式的恶的理论:以公共性价值考量和“群居和一”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志雄汇报的题目是《荀子<>学的客观化及其政教旨趣——从辨析“中声之所止也”说起》;武汉大学的李亚奇带了的论文是《“好恶之心”何以保证“仁”?——论钱穆诠释孔子仁观的情感向度》;北京大学的陈晗倩报告了《 “定”与“无定”——早期“志”的观念的两个维度》;华东师范大学的袁传志作了报告《天人合一视域下的圣人——以周敦颐<太极><通书>为核心》。

在汇报结束后,中山大学的杨海文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陈乔见教授对8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深入到位的点评。杨老师首先肯定了汇报人对于经典有很好的了解,从经典中拓展问题,并把问题尽可能撰写成文。他提醒同学们在做学问的过程中保持一些良好的研究习惯,如做好资料长编,尝试以现代汉语翻译古代文献等。陈老师表示同学们的汇报使他很受启发,他同时提醒同学们应当注重资料的收集,对于某一研究问题需要掌握前人所有的研究成果,养成这种良好的学术习惯有利于对问题的消化。

 “宋明理学的现实发展与走向”“分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董起帆主持,博士生张潇负责会议室维护。先后有9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南京大学的郝鑫汇报的是《<坛经>中“见”字释义》;中国人民大学的邝其立分享的题目是《“六经皆史”两种:章学诚的“以史为经”与章太炎的“夷经为史”——兼论古文经学的内在问题》;中山大学的龚礼茹报告的是《在超越与人伦日用之间:论陈白沙心学的精神境界——从明人对白沙的异议说起》;南京大学的钟纯带来的是《论王阳明“良知即是易”的体用关系》;台湾大学的廖昱玮分享了《王阳明“良知”说与道德主观主义之难题》;香港浸会大学的巫阿苗报告了《“指月之手”:非自然叙事学视野下的禅宗公案新探》;清华大学的蔡杰作的报告是《性中有无孝悌?——程朱理学“仁体孝用论”的批评与重构》;华东师范大学的雷达带来的是《天人之际的边界体验——唐宋之际天人观转型的可能与必然》;河北大学的马庆汇报了《尊生、彰有、健动、率性——熊十力与王船山易学根本精神探异》。

在汇报结束后,《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的张蕾编辑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的付长珍教授对9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细致专业的点评。张老师指出,写作过程中,文献引用一定要准确适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阅读的连贯性和舒适性。另外,行文的语言要具备较强的可读性,尽量以通俗的语言说理。付老师提到,学术研究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哲学史研究和哲学性反思之间的关系,将微观研究和宏观问题域相结合;二是当代性和历史性的关系,着眼于如何看待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传统。

 “近现代西方哲学问题的论辩反思” 分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张婷婷主持,博士生罗涛负责会议室维护。先后有8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北京大学的陆浩斌汇报的是《从<自然正当与历史>第六章谈施特劳斯学派与剑桥学派的分歧》;复旦大学的严杭迪分享了《上帝与意志——论谢林对斯宾诺莎自由学说的革新》;华东师范大学的项锐带来的是《基于社会学信任模式的区块链信任机制分析——以比特币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大山汇报的题目是《适应方向与心智状态》;中山大学的石旭鹏汇报了《论拉卡托斯与模糊性》;安徽师范大学的纪少文汇报的题目是《论副词主义:对一种塞拉斯式版本的辩护》;厦门大学的金凤琴分享的题目是《为真之追踪理论的反怀疑主义进路一辩》;华东师范大学的王炜报告了《作为道德主体的具身人工智能——基于他心问题的考量》。

在汇报结束后,华侨大学的李忠伟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郁锋副教授对8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李老师将8位同学的论文分为三类进行点评:第一,关于哲学史的研究。李老师从哲学史的方向讲起,分享了哲学史的写作方法以及重要性。第二,关于科学哲学的研究。李老师认为科学哲学没有科学是不行的,研究科哲需要有科学技术等知识。第三,关于分析哲学的研究。对相关的问题也要照顾到直觉,对相关的文献有较好的归纳比较。郁老师提到,对于哲学史研究,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交锋意识,文献的引用一定要具备前沿性。对于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哲学探索,要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哲学思索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

  “西方伦理思想与黑格尔哲学”分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文杰主持,博士生张吴奇负责会议室维护。先后有9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华东师范大学的章含舟带来的题目是《关怀伦理该如何对话儒家伦理?》;华东师范大学的田润分享了《柯亨平等主义风尚的两种解读之辩》;中国人民大学的陆鹏杰汇报的题目是《论普世性的平等观念与比较性的平等观念》;中国人民大学的范震亚报告的是《德沃金的嫉妒检验:两点澄清》;南京大学的刘晓晓报告的题目是《阿多诺对“现实抽象”的理解及其当代反思》;首都师范大学的杨四毛汇报的论文是《从承认问题到劳动问题——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新探》;南开大学的王运豪分享的是《黑格尔与胡塞尔“现象学”开端问题比较研究——基于<精神现象学>与先验现象学之上》;清华大学的崔琳菲报告的题目是《个体性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以黑格尔哲学中犹太教向基督教过渡为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卢斌典分享的论文是《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交织与更迭——国外马克思主义批判主题的三重变奏》。  

在汇报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的罗松涛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葛四友教授对9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罗老师指出,我们的同学在创作论文时,要有问题意识、文本意识,尊重文本,基于文本进行思考。老师在论文的写作规范上对同学们提出建议,即在摘要、导论中的问题意识以及文献综述的前沿追踪需要进一步强化,要在摘要和导论中阐明自身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闭幕式

 614日上午1130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之道”第十届博士生学术论坛闭幕式在云端顺利举行。闭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杜春江博士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付长珍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刘梁剑教授致辞,中山大学哲学系的龚礼茹博士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付长珍教授首先提到,本次“哲学之道”论坛学术水平高,哲学素养好,很好地体现了跨学科的交流,不仅学科融合特征愈发明显,同学们的问题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付教授也表达了作为协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将一如既往地助力青年学术成长,为广大博士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学报也鼓励博士生培养跨学科问题意识,开阔视野,敢于突破。最后,付教授表达了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老师和同学们的衷心感谢,也对会务组全体同学表示感谢。

刘梁剑教授首先非常感谢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生们。刘教授表示,自己这两天里也参与了部分分论坛的活动,颇有感触。他认为,我们要通过论坛和平时的学习,去把握时代的思想姿态。他指出,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人类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现代文明基石的科学、民主等概念需要得到新的反思。我们要对于我们做哲学的背景有深刻的认识。要提出哲学的真问题:一方面,作为哲学问题本身的“真”;另一方面,也要表现出问题发问者“真切”的力量。刘教授指出,哲学不应只停留于哲学内部,而是更应该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作为进行哲学研究的同学们,一定要在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把握好当今时代的问题。最后,刘梁剑教授表达了对于论坛和同学们的良好祝愿。



龚礼茹同学在发言中首先感谢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和《思想与文化》杂志社为大家提供的一起交流、共同进步的学术交流平台,也对点评老师、会务组全体同学表达了感谢。龚礼茹同学从自己的真切体会出发,讲述她在疫情期间,在家乡一边进行哲学学习一边进行田间劳作的经历,表达了实践对于哲学理解的重要性。她非常感谢“哲学之道”论坛提供的契机,让她的这种真切感得到了良好的呈现和展示。

期待下次的线下相聚,我们在美丽的樱桃河畔一同追寻知识,探求智慧!

(杜春江、文杰/文  荣新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