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原著导读丨《现象学的观念》导读

发布日期: 2022-05-20   浏览次数 10

活动回顾丨《现象学的观念》导读


 202251813:00,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三场原著导读活动如期举行。受疫情影响,本次活动为线上活动,邀请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牛文君副教授对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观念》一书进行导读。

这本书体量适中,是胡塞尔现象学比较理想的入门书.在导读活动中,牛文君老师首先对胡塞尔及其思想发展阶段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就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思路及步骤与听众进行了分享。

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逻辑研究》为其代表,力图克服心理主义,建构一种描述现象学;第二阶段以“小观念”和“大观念”为标志,胡塞尔从描述现象学转向一种先验现象学;经由《笛卡尔式的沉思》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晚期胡塞尔逐步转向对“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的研究。


在这里,牛文君老师特别对先验现象学之“先验”的中文译名做了一个说明:transzendentaltranszendent通常分别被译为“先验的”和“超验的”。近年来有关这两个概念的翻译问题再起争议,牛老师提到韩水法老师与倪梁康老师的相关论文,并指出这一争论涉及对胡塞尔思想的理解,她本人倾向于在胡塞尔现象学的语境中将这两个概念分别翻译为“先验的”和“超越的”。

《现象学的观念》一书是《胡塞尔全集》的第二卷,是胡塞尔1907年在哥廷根任教时的讲课稿,在其逝世后于1947年首次公开发表。先验现象学的任务可以被概括为“以现象学的方法进行认识批判”。

这一任务贯穿全书,可以被具体表述为这样一个问题,即认识如何能够切中(treffen)事情本身、二者如何能够一致、认识何以可能,其中包含着“超越”的难题,也就是说,认识活动如何能够切中与它自身不一样的事情。牛老师提醒我们,就“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而言,胡塞尔延续了康德先验哲学的思路。事实上,胡塞尔的问题意识植根于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即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如何能够相互一致。但胡塞尔看到近代哲学讨论中的悖谬——摇摆于乐观的理论和公然的怀疑论之间:早期经验论和唯理论对这一问题都过分乐观,无论是通过感知还是理性内部自明的观念,“认识的可能性”于他们而言不成问题;而在休谟那里,知识基于心理联想,不再有普遍必然的保障。胡塞尔以现象学的方式重提认识论问题,现象学在这里首先是一种认识批判,它意图研究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这也是形而上学之可能的条件,同时现象学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包括直观、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先验还原)等。

在现象学还原的开始,胡塞尔首先要求我们区分自然的思维态度和哲学的思维态度。自然态度即不关注认识如何可能,就急于开始认识,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认识;现象学态度则首先要求一种“还原”(Reduktion),既不关注“外部”对象,也不关注认识主体如何产生,而首先关注“认识本身”,考察认识的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胡塞尔在“讲座的思路”部分自述其现象学考察的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与本书第五场讲座相对应,其余四场讲座则分别包含在前两个阶段中。


胡塞尔将笛卡尔的怀疑考察视为自己现象学的开端,并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彻底的现象学还原,即对所有超越之物(物理的和心理的)彻底“悬搁”。胡塞尔悬搁了“物理世界”的存在,客观科学的认识“失效”,这就使得对于外在对象的“超越”认识被放到了一边。有待研究的只剩下思维的直观认识这样一种“内在”的认识,由此笛卡尔式的开端得以可能。这一步还原在胡塞尔看来还仅仅是初步的。

更进一步,带有个别特征的“实项内在”(reelle Immanenz)需要被还原为纯粹现象、绝对的被给予性。胡塞尔通过纯粹被给予性的分析,从个别的被给予性提升到本质的领域,将感性直观拓展为本质直观、范畴直观。这种“本质还原”也必然与“先验还原”相关,“先验还原”不仅悬搁对对象存在的信念,也悬搁对自我存在的信念。通过这种还原胡塞尔在《现象学的观念》一书中得到了“显现(Erscheinung

显现者(Erscheinendes)”这样一种思维的意向性结构(相当于后来胡塞尔所说的“noesis-noema结构,即意识活动和意识活动的相关项)。这个结构并未预设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的存在,而结构内部的“两极”表明意识活动本身就具有意向的超越性。

对意识结构的分析将我们带向了第三阶段,胡塞尔的分析在此达到了“内在的超越”:“内在”的意思是说,意识活动的相关项(现象学意义上的对象)并不是在意向性结构之外;“超越”则仅仅意味着,意识活动的相关项相对于意识活动而言是不同的东西。后来胡塞尔将纯粹意识、先验自我确立这个结构的一极、即意识活动(noesis)的执行者,并从先验自我出发来解释对象是何以显现的。《现象学的观念》一书已经提出“对象是在意识活动中被构造出来的”,事情本身的被给予性就是一种“构造”。

讲座的最后,牛文君老师与同学们分别就“胡塞尔与笛卡尔的还原”、“如何理解胡塞尔晚期的生活世界与主体间性转向”、“表象、显象、现象如何区分”、“胡塞尔与康德对于构造的理解”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文丨蔡添阳

图丨蔡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