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青年学术沙龙回顾丨“单边”还是“双边”?——论逻辑推理主义内部的一个分歧

发布日期: 2022-07-01   浏览次数 10


 202262818:30,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单边’还是‘双边’?——论逻辑推理主义内部的一个分歧”青年学术沙龙,于腾讯会议平台在线举办。本次沙龙的主讲人是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梁飞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张留华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徐超老师和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勋博士是本次报告的评论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魏宇老师主持了报告和讨论。

会议伊始,梁老师从“逻辑后承”和“逻辑常项”两个基本的概念的出发,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逻辑推理主义。首先,“逻辑后承”是逻辑学的核心概念,表达了从“什么”逻辑地推出“什么”的关系。而“逻辑地推出”是一种必然关系,由“形式”来保证,“形式”又是由逻辑常项表达的。塔斯基从模型论的角度提出逻辑常项是那些在“模型间的转换关系”中保持不变外延的词语。

逻辑推理主义者认为逻辑常项的意义由演绎推理中涉及它的推理规则决定,其背后体现了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的哲学观点。与模型论进路相比,逻辑推理主义具有一种内涵性,可以依据演绎推理实践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区分等值语句。梁老师提出逻辑推理主义的六点基本纲领:直观性、完全性、有穷性、分离性、和谐性与子公式性。

哪些逻辑或系统会符合这些纲领呢?逻辑推理主义在这样的纲领下最强的一派就是直觉主义逻辑自然演绎系统。在直觉主义逻辑的背景下,单边主义的想法是,逻辑常项的意义由“断定”的言语应为下的引入和消去规则规定。引入规则表达了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断定该语句;消去规则表达了断定该语句后,能够做什么样的逻辑推断。直觉主义者认为直觉主义逻辑是唯一符合推理主义纲领的逻辑,经典逻辑则不符合。

双边主义为经典逻辑的合理性进行辩护,认为逻辑常项的意义不仅由“断定”、还需要由“否认”的言语应为下的规则规定。否认下的引入规则表达了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否认该语句;消去规则表达了否认该语句后,能够做带来什么样的逻辑结果。对经典逻辑辩护的具体做法包括加标自然演绎和矢列演算系统等,但仍然会存在破坏和谐性、缺乏直观性的规则。

在此基础上,梁老师提出一种新的双边主义式多结论逻辑后承解释。梁老师以悖论的直观为出发点为双边主义的直观性辩护。直觉主义推理并不考虑“拒绝”这一言语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是单边的,它是双边的经典逻辑的特殊情况。新的解释下,左规则规定了拒绝包含一个逻辑常项句子的条件,右规则规定了接受一个逻辑常项句子的条件,通过左规则能够看出拒绝状态如何规定逻辑常项的意义。逻辑规律刻画的是我们在什么语境下应该做断定的言语行为,在什么语境下应该做否定的言语行为。这是逻辑的规范性所在。此外,新的双边主义解释亦能为逻辑多元论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出发点。

梁老师的极富启发性的报告引发了各位老师和同学的热烈讨论。张留华教授、徐超老师和王勋博士分别就报告作了精彩的评议。与会师生围绕“结构规则与联结词规则间的相互影响”、“对逻辑推理主义的整体论批评”等话题展开讨论。梁老师也针对大家的评论和提问做出澄清与回应。本次沙龙在与会师生的炽热讨论中圆满结束。

(供稿: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