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讲座回顾| Jennifer Lackey《群体知识论》

发布日期: 2022-04-29   浏览次数 10


 2022425日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群体知识论”线上学术报告成功举办,主讲人是美国西北大学Wayne and Elizabeth Jones哲学讲座教授Jennifer Lackey。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徐竹副教授主持了报告与讨论环节。此次学术报告同时是Lackey教授的《群体知识论》(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1)读书会的最后一次活动,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侨大学等十多位校外的领读老师也参加了报告和讨论。

首先,Lackey教授以两个现实案例引出了群体责任归属上的争议。围绕群体知识的话题,我们有紧缩论与膨胀论的分歧 。紧缩论的立场(deflationary view)认为,群体现象(包括群体信念、群体知识等)可以被还原为个体现象。群体怀有信念P当且仅当该群体中的特定个体怀有信念P。膨胀论的立场(inflationary view)则认为,群体现象有其自身特点。即便群体中无一成员怀有信念P,群体依旧可以怀有信念P

 Lackey教授认为,强调群体责任归属的知识论意义,就必须批评一种有代表性的膨胀论版本,即共同接受解释(joint acceptance account)。根据该解释,群体怀有信念P当且仅当群体成员共同接受P。由于作为命题态度的接受事关意愿控制(voluntary control),我们可以接受一些明知为假的命题,这就使得该解释在群体说谎中归属责任时缺乏说服力。Lackey教授指出,得到辩护的群体信念同样面临一个类似的非法证据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批评另一位当代哲学家Alvin Goldman的紧缩论观点,Lackey教授将自己在群体信念上的立场归结为一种群体认知主体解释(group epistemic agent account),即我们把个体怀有信念的相互冲突的理由本身看作一个发生在群体信念层面上的事。

 Lackey教授阐述了一种她所支持的膨胀论立场,即在群体断言(group assertion)的观点。群体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让一个委托人(proxy agent)来进行断言。委托人的断言不同于个体的断言,它不受制于通常的认知规范。委托人的断言旨在基于各种理由给出关于其所代表群体的最佳报告,而非求真。最典型的委托人的例子就是代表组织机构作出群体断言的发言人(spokesperson)。发言人如果面对公众撒谎,那么也是群体在撒谎(group lies),而非她个人在撒谎。

最后,Lackey教授强调了《群体知识论》一书的写作目的,即旨在辨识发挥着重要功能的个体以及作为整体的群体在我们进行责任归属过程中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Lackey教授清晰的讲述和富有洞见的立论引发了各位与会人的热烈讨论。与会的领读人老师就群体知识论中的基本概念、运用范围及其对科学认识、意见协商等活动的解释效力等问题,与Lackey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全程两个小时的时间仍然让大家意犹未尽。

华东师大哲学系的b站直播间全程直播了本场讲座活动。共有百余人通过线上会议室或观看直播的方式参与了此次讲座。与会老师和同学都感到从报告和讨论中获益良多。

供稿人:陆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