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原著导读回顾丨Intelligent virtue导读

发布日期: 2022-04-20   浏览次数 10

202241313:00,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场原著导读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为线上活动,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主任蔡蓁副教授,对安纳斯(Annas)的《智性的美德》(Intelligent virtue)一书进行导读。

在本次导读活动中,蔡老师围绕着本书的题名、作者简介;写作的基本要点与第二、三章内容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蔡蓁老师倾向于将书名译作《智性美德》以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的“理智美德”(intellectual virtue),其作者安纳斯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哲学,尤其是知识论、心灵哲学和伦理学,行文简洁流畅,词汇简单,观点清晰明确,相较于一些翻译腔较重的翻译作品尽管是英文书却更适合初学者。

蔡蓁老师介绍了本书的基本结构。在导论部分,蔡老师认为,作者把她写作本书的缘起和心路历程介绍给大家,同时介绍本书要表达或捍卫怎样的观点,之后对篇章安排有一个简明扼要的交代,因此对大家了解本书颇有帮助。

本书的核心概念是“美德”,但作者并未从某个特定流派或理论背景出发,并不预设读者对不同的理论有所了解,相反直接就“美德”概念本身入手,审视我们的日常处境中大家谈论的“美德”是什么。通过借助古代哲学的资源,她试图帮助我们澄清我们脑海中的“virtue”包含着什么内容,拥有怎样的结构。

本书十章内容来自于作者的两个核心观点,第一个问题是用技艺类比来阐释践行美德所涉及到的实践理性,在此涉及到一种理智活动;第二个问题则试图论证美德对于行动者的幸福而言,是构成性的。蔡老师进一步对这两个问题之下展开的各个章节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二章和第三章讲到了古代哲学中的“技艺”如何能帮助我们揭示美德行动中的智性结构;第四章处理保守主义对于这种美德学说的质疑;第五章揭示出与美德有关的道德心理,并由此揭示出“真正拥有美德的人”与“仅仅做符合美德的行动的人”在内心状态上的差别;第六章进一步探究所谓“实践理性”在美德伦理中的地位,通过揭示一种在不同行动中共有的“实践理性”强调“美德”的统一性,认为现代人所谓“不同”的美德本质上是一体的;第七章指出“美德”与“技艺”的差别所在,表明美德不是工具性的善;最后三章提到了与“美德”相关的“幸福”观念,讨论美德对于幸福何以是“构成性”的。作者立足古典的“幸福论”将生活作为整体的背景下讨论美德如何构成了好的生活。

接下来,蔡蓁老师对本书第二、三章进行导读,以帮助大家更好进入本书。第二章的核心问题是“美德是什么”,就常识而言,我们习惯以一类行动定义“美德”,但对日常道德思维的反思告诉我们,“美德”与我们的“感受”有深刻联系,而且我们也倾向于“美德”比一种当下的“感受”有更多的内涵。通过这种反思,安纳斯表明“美德”不是一种短暂的情绪或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种更为持久、可靠、反映个人深层特征的倾向,在活动中得到呈现,具有动态特征。这种倾向是通过习惯化而养成的,但又区别于例行公事。通过“技艺”类比,作者指出“美德”可以不断成长,可以强化,但也可以被钝化。接着“技艺”类比,作者提及“美德如何被学习或教授”的问题,她指出,美德不是天生具备的,需要学习。在单纯的模仿中,人们对于美德会升起一种“渴望的动力”(drive to aspire),渴望去习得“美德”。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一种理解力,通过自我指导得到提升。在复杂技艺的学习中,理由具有重要性,而美德的获得也分享着这类技艺的理智结构。

蔡蓁老师提到了对于美德伦理学的一种批评,即指出它忽视了对行动的指导。对于“行动指导”,我们倾向于认为它实际上等同于一种“操作指南”,换言之告诉我们在一个具体场景中该如何行动。本书作者安纳斯对此给出的回应是:作为行动者,我们不应当指望一个行为告诉我们该如何行动,相反,理论需要将判断的空间留给行动者自己。事实上,作者认为应当把“美德”作为一个发展性概念,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不断发展自己对“美德”的认识。

讲座最后,蔡蓁老师与同学们就“智性是否等于自律和反思”、“如何做好读书笔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蔡老师认为,大家在写读书笔记时首先可以为文章写一份摘要,以便快速回想起内容;随后可以对内容进行摘抄,注意要标注页码;最后把原文做成链接插入笔记中,或绘制思维导图,便于要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