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伦理与智慧”名家讲坛回顾 | 成素梅:智能革命的伦理风险

发布日期: 2021-12-30   浏览次数 10

2021年12月23日下午3时,“伦理与智慧”名家讲坛第三讲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102会议室举行,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展开。讲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与智慧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课题组主办。

本次开讲嘉宾为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成素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梁剑教授、郁锋副教授、王韬洋副教授、张容南副教授,博士后郦平副教授、崔中良副教授担任与谈人。讲座由伦理与智慧研究中心主任付长珍教授主持。

成素梅教授围绕“智能革命的伦理风险”这一话题,从智能革命的特质、传统伦理规范的前提预设、若干伦理风险、畅想伦理3.0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讲座伊始,成教授结合当前学界对人工智能高度关注的现实,表示科技伦理已经从一般的学术研究变成了涉及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学科,而划分解决问题的层面是科技伦理研究中亟待考察的重点。对于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制定来讲,目前应该区分三个层面:技术本身的问题、人的问题、人机合作以及融合问题——其中第三个层面直指当下智能革命带来的新伦理问题,与之相关的伦理学研究应更深入且更具前瞻性。

成教授认为,随着智能机器的不断进化,人机双向赋智成为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显著特征。这意味着,人与工具二分作为前提预设的现存伦理,在概念框架、具体规范、治理措施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成教授借助法国哲学家吕埃尔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区分,表明当前人类生存的社会已然是技术社会,我们应该学会在其中思维并完成由科学伦理向技术伦理的转变。

接着,成教授从人的数字永生、人类增强技术、意念控制与意图提取、互联网研究的新时代、人机合作的自适应商业模式这五个方面对智能革命所带来的伦理风险进行思考,着重提出了以下问题:人机一体化的边界如何确立;大数据应用中的算法诱导;数字时代可能造成的社会不公等。为了应对智能革命所带来的生存方式、认知方式、伦理需求的变化与挑战,成教授认为伦理学应该进行伦理观念的转向,即从思考“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转变为“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我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积极寻求伦理学、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

最后,成教授强调我们要运用传统伦理资源来关怀现代,深化智能革命带来的伦理问题,并呼吁大家前瞻性地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建立关于未来的伦理学,一同畅想伦理3.0。

主持人付长珍教授代表大家对成教授的分享表示了感谢,并指出讲座中关于“自然环境中的伦理学”、“社会环境中的伦理学”、“技术环境中的伦理学”的区分非常具有启发性。与谈嘉宾先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其中“伦理学、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的提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付长珍教授看来,这实际上是向伦理学本质的回归;刘梁剑教授则表示,这不仅是对伦理学的推动,更是对认识论和本体论提出了挑战,并强调人类增强技术或许是中国哲学工夫论的一个新生长点。郁锋副教授着重指出智能时代伦理学研究所面临的方法论问题,对智能环境下事实样态哲学辨析的缺乏、过分相信数据而丧失对直觉的信任使得伦理学面临着风险。

针对讲座中提及的诸多伦理问题,与谈学者和成素梅教授做了进一步探讨。崔中良副教授提出,是否可以通过将虚拟对象纳入未来人类认知成长阶段的方式来接受虚拟技术。郦平副教授结合亚里士多德关于意念的分析,对通过意念提取来进行道德判断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张容南副教授认为现代技术打破了主体性哲学的个体边界,那面对不是独立主体的技术主体道德责任的问题就更加凸显。王韬洋老师就如何概括智能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做了进一步提问。成教授对上述问题一一做了澄清与回应。本次讲座启发了大家对智能革命的伦理思考,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者纷纷表示期待开展更多类似的交流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