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朱熹道德实在论”暑期伦理学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2023815日至18日,华东师大哲学系暑期伦理学研讨班“Zhu Xi's Moral Realism: For and Against”于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成功举办。研讨班由香港中文大学黄勇教授主讲,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刘梁剑教授主持。

815日,黄勇教授发表主旨演讲“Agent-Focused Moral Realism: Zhu Xi’s Virtue Ethics Approach to Meta-Ethics”。黄勇教授以朱熹的德性伦理为理论支撑,提出了一种以行动者为中心的自然主义道德实在论。黄勇教授指明,以行动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侧重关注行动者本身的“好”与“坏”。对道德属性的探讨,不再仅仅关注道德行动的是非对错,而是要回到人性问题上来。黄勇教授运用“由流溯源”的理论方法,以及“孺子入井”的伦理案例,主张由同情、恻隐等情感推知道德人性的客观性与规范性。

黄勇教授认为,这种以行动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可以回应反实在论者与非认知主义者提出的四种诘难:休谟难题、开放性问题、怪异性问题,以及道德分歧问题。类比医生对病人的健康判断,我们知道存在着既是描述性也是规范性的道德命题。接受朱熹对人性的定义,我们可以避免将对一个好人的判断变成开放性问题。澄清“好”与“善”的定语性质与自然属性,以免它们在存在论或认识论上产生怪异性。借助不断深入全面的人性研究,我们至少可以在理论上解决道德分歧问题。相比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或赫斯特豪斯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黄勇教授认为朱熹的德性伦理是一种更具前景的自然主义道德实在论。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裴志雯、余伟俊、杨超逸、张馨月、蒋周伟、丁洪然、Rory O'Neill、陈紫阳八位同学结合了来自于David CoppMatthew D.WalkerJeeLoo LiuBrad CokeletAldrin ReladorJames Dominic Rooney OPE.E.Sheng七位学者的批判性评价,与黄勇教授展开讨论。

首先,医生与病人的案例似乎缺乏道德命题上的规范性。健康与否的客观性标准不能与道德标准的客观性相对应,甚至健康的客观规范性是否存在也是有争议的。有学者认为,这一案例中即便有规范性,也是偶然的、衍生的,并不符合道德实在论的理论诉求。其次,“由流溯源”的人性推证有可能将道德实在论建立在对人性的错误假设之上。同情、恻隐不是逆推人性本质的充要条件。朱熹的德性伦理似乎将某种自然属性的品质当做客观的道德属性,这不能避免对一个好人的道德判断成为开放性问题。再次,黄勇教授似乎过多地依赖于经验性的道德评价,在反实在论者看来,道德属性的自然性与规范性是不相容的。我们可以就此将朱熹的德性伦理看作是,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德性伦理学或规范伦理学,而非元理学。最后,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似乎无法解决道德分歧问题,对于“人性是什么”我们缺乏一致性意见。例如“孺子入井”案例中表现出来的同情、恻隐等情感倾向,并非在所有道德情境中都必然指向“好”或“善”。

黄勇教授就这些观点与问题给出了回应。黄勇教授强调,医生与病人的案例是为了说明,存在着“既是描述性又是规范性”的命题,而不是为了解决如何从描述性命题推出规范性命题。关于这一案例的规范性问题,黄勇教授认为,善良和健康都是行动者全面的“好”的一部分,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医生与伦理学家只是各自讨论他们对应的那部分。对于开放性问题,在我们探讨行动者的道德属性时,“善”“好”都是作为定语使用的,而非谓语。当我们把好的道德属性定义给人性,那么一个具有如此道德属性的人是不是好人,就不再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在黄勇教授看来,反实在论的问题几乎都是以行动为中心,而在以行动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探讨中,道德属性的客观性与规范性都来自对人性的理解。在以行动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中,区分道德属性来自于评价还是规范性的确非常困难,但是要认识到规范性并不等同于强制性,给出规范性也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按照规范行事。黄勇教授认同,现实中的道德分歧总是存在的,道德分歧本身就依赖于行动者的道德品质。关于伦理学家在人性问题上的道德分歧,则可以参照科学家在自然研究上的分歧,虽然目前我们仍未获得对人性的一致看法,但随着人类在人性方面研究的深入,这种分歧在理论上是有可以解决的。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如何区分“人”与“非人”、如何理解道德等问题,黄勇教授一一进行了解答与回应。

在研讨会尾声,黄勇教授表示分享论文的目的不是要求大家接受这些观点,而是希望通过研讨班,同学们能够对道德实在论与反实在论有更好的理解。最后,为期四天的暑期伦理学研讨在大家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图:李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