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梅勒教授讲座第三讲暨华东师大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3国际暑期学校闭幕式

暑期学校|梅勒教授讲座第三讲暨华东师大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3国际暑期学校闭幕式

Kill Stories: A Critical Narrative Genre in the Zhuangzi

 79日上午九点,梅勒教授为我们带来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本次讲座涉及到梅勒教授对庄子中一系列的寓言故事的解读,他认为,庄子中有许多的故事都是关于杀戮的。这是一种非常新颖的解读。

梅勒教授分析的第一个故事是《庄子》中非常著名的“海鸟之死”。像往常一,梅勒教授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前为我们介绍了其他学者的看法。香港中文大学黄勇教授认为,海鸟之死的故事推行了一种以行动客体为中心的道德相对主义,即道德关切的是人们如何被对待,它要求我们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鲁君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海鸟真正的需要,才导致了海鸟的死亡,因此鲁君的行为实际上并不道德。这种道德相对主义要求我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对象:我们对不同的人负有不同的道德责任。梅勒教授并不反对黄勇的解读,但是他愿意提供一种分析哲学之外的解读。黄勇教授从海鸟之死中抽象出了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但是《庄子》的内涵远比这更加丰富,它涵盖了许多超越单纯伦理道德的东西。而且,庄子并不是一个分析哲学家,他也不关注普遍法则,梅勒教授因此相信庄子的故事内容非常重要,希望将对《庄子》的解读语境化,并且恢复这些故事的历史情境,发掘其中的社会政治治理维度。

学界,尤其是西方学界普遍认为,《庄子》中的许多寓言故事是关于“技艺”的,其中的典型是庖丁解牛。但是梅勒教授提出,比起“技艺(skill)”,这些故事更多的关注“杀戮(kill)”,这些故事的目的不仅仅是“讲道理”,更在于批判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梅勒教授总结道,《庄子》中杀戮叙事的模式有四个特点。第一,在内容上,都有一种未驯服的东西,甚至是无形之物被杀死了。杀死这些东西的手段正是文明和教化。第二,这些故事都模糊了人和非人之间的界限,动植物,乃至非人之物被赋予了和人类近似乃至等同的价值。这明显有别于儒家的人文主义。第三,杀戮的行为一般是国家行为,或者是为了实行某些礼仪。第四,在这些故事中,道德并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因此对道德的论述重点不是“要怎样”而是“行善的欲望导致的问题”。鲁君的“为善”确实是道德行为,基于当时的道德和礼仪(主要是儒家思想施加于社会人的责任),但正是这种东西杀死了海鸟。

除了海鸟之死,《庄子》中的杀戮叙事还包括庄子自喻的牺牛故事,梅勒将之称为所有杀戮叙事之母:被当作牺牲的牛会得到很好的对待,但是它的最终命运毕竟是作为牺牲的祭品被杀死。另外还有《马蹄篇》中的伯乐。伯乐不仅善于相马,还善于驯马。所谓驯马即是治马,因此伯乐这一形象称为施加秩序者的象征。但是讽刺的是,伯乐训练的马大多都死去了,施加秩序的最终结局是带来死亡,因此伯乐在庄子眼里是一个杀手——人们花费时间精进自己的技艺,对伯乐来说就是驯马。但是他越是这么做,越是训练马匹,为此死去的马就越多。伯乐给马以马槽和床,给了马一个家,但是“家庭”和“统治”同源。伯乐模糊了文明与野蛮,模糊了人和非人,这一过程象征的正是儒家文化用礼乐、仁义统治人。

文明与天然的“野蛮”的关系还在盗跖和孔子的辩论中有所体现。在盗跖版本的历史中,神农时期,人民没有家庭,但是都很安乐。那时候人和动物共生,也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那却是“有德之世”。黄帝的兴起标志着文明化的开端,但是伴随而来的是战乱,黄帝杀死了无数未开化的“野蛮人”,这可以被视作种族屠杀。类似的,尧舜汤武也是恃强凌弱,并没有“治世治人”,反倒是带来混乱。尧舜汤武这些儒家视作圣人、贤君的人被认为和《马蹄》中的伯乐是类似的,他们作为君王明明应当为善,治人,但是他们只是在杀戮罢了。

梅勒还提到了庖丁解牛,指出庖丁以仪式化的行为杀死牛,其实是对牺牛故事的回应,因此庖丁也不是技艺高超的正面角色,而是一个杀手。

梅勒教授跟我们分享的最后一个故事是混沌之死。这个故事将杀戮叙事推到了顶峰——因为在这里,被杀死的不再是野性未驯的动物,而是彻底的无形之物。混沌善待南海之倏与北海之帝忽,两位王者为了报答混沌的礼遇,给混沌凿开七窍,导致混沌七日后死去。这里的故事模式和庖丁解牛、海鸟之死是一致的,都是统治者为了“为善”、“治”或者“礼”,导致文明之外的存在的死亡。总而言之,这大概是对儒家的批判:儒家的理想是治天下,但是治天下的企图导致了杀人。于是变成了乱天下。

在对《庄子》的主流解读中认为,与技艺的母题平行的还有一个关于差异的母题。梅勒教授也说,在他的理论中,杀戮叙事也有一个对等物,那就是生存叙事。生存叙事可以追溯到老子,如《道德经第五十章》“善摄生者,其无死地”。生存叙事聚焦于人在危险境地下的生存技巧,在社会政治的语境下就是说,生活在一个想要教化人(最终导致人的死亡)的社会中,如何保全自己。这种思想启发了很多庄子的故事,比如支离疏,比如不材之木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也都是在说如何在极端的情形下保持理智、保障生存。

最后,梅勒教授总结说,不应当在《庄子》的叙事中寻找普遍伦理准则,而应当关注社会治理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具体的文本中被揭示出来,但是这是分析哲学方法论所忽视的。杀戮叙事的重点在于批判社会统治:野生的动物是如何陷入荣华但是毁灭性的文明化进程中。道家思想正是希望对这一趋势提出疗愈性的对抗方法。

在讨论环节中,各位听众也都给了梅勒教授非常积极的反馈。今天的讨论主要聚焦于儒家和道家政治理想的关系。比如有人询问梅勒教授,如果道家反对儒家的观点,那么道家自身的政治理想是什么?梅勒教授说,道家的思想重在疗愈和对现状的批判,它追求摆脱一切的平和,一定要说有什么理想,那就是“逍遥游”,因此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规定性。还有人和梅勒教授讨论了“养生”这一概念在道家和儒家的不同运用。教授告诉我们,孟子也谈养生,但是意义和庄子的养生差距很大,是指以政治手段丰富自身,支持自己的生活。庄子的“养生”是孟子的政治性的养生得到批判。比如庖丁解牛就是揭露了各种仪式“杀死动物然后吃掉它”的本质,揭示养生主为自己的养生对别人(包括动物)的侵害。另外大家还谈到了儒家道家对人的不同看法。道家不愿意在人和动物之间划出过于明显的界限——儒家文化过度地抑制了人的兽性部分。这里还涉及到道家和儒家关于教化的分歧:儒家认为越是修身养性,就会变得更人性、更自如地生活在社会中,但是这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间。但是道家反对这一点,认为这种“发展”是对人的损害,随着人变得更加文明,其内部也就越不一致。但是最后,梅勒教授也承认,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只不过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理想,但是具体哪种生活更加幸福,依旧是没有定数的。



学习成果汇报展示暨华东师大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3国际暑期学校闭幕式

下午一点,三个读书小组展开了紧锣密鼓的汇报展示,每位同学纷纷就自己的心得体会展开了分享。各组选取了一位代表,在闭幕式上进行报告。


下午三点,华东师大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3国际暑期学校闭幕式正式开始。首先,华东师大哲学系副主任郁锋老师进行了主旨发言,他代表华东师大哲学系再度感谢各校同学参加本次国际暑期学校。他指出,本次暑期学校紧密围绕着教育部基础学科强基计划与拔尖基地2.0的育人目标,旨在从本科阶段开始搭建一个跨越地区的“成长共同体”,为同学们搭设进行哲学学术探索与朋辈交流成长的平台。他从一个哲学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过去在学生阶段参与暑期学校的经历,提出在艰苦卓绝的智慧探索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同伴的作用,要在这一过程中群策群力、互相帮助,建立起一个共同学习与进步的共同体。

随后,三位来自不同读书小组的代表分别依据自己这几日来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做了学术成果的汇报展示。来自南开大学的吴尚文同学以《浅析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义利观》为题,分析比较了先秦诸子道德哲学的不同面向,并结合对《道德愚人》的阅读展开了自己的思考。他提出了先秦义利观的三种模式:义利相通观、义利相对观、义利偕忘观。在义利相通观下,从早期代表晏子对于道德礼让意义上的“义”中“信”的成分的强调,到战国时期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与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所产生的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的分野,义利权衡问题被抬上舞台,而同时具有统一性。在义利相对观下,重义轻利的代表孟子与重利轻义的代表杨朱在礼乐文明逐日衰退的背景下发现了义利不通的现状。在义利偕忘观下,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指出了义、利观念的不合理性,而主张要接近天道就必须弃脱义行。据此分析,吴尚文提出自己的评价,其进步之处在于从人性论发展出根基论、目的论、工夫论的集合体,赋予道德良知被实践的可能,而局限在于影响了东亚人的整体思维方式,内化的价值理性过于重视了物的普遍性而不善于随机应变。

来自华东师大的敖玥同学的汇报题目为《虚己状态下的等待:论沉醉于圣像之中何以可能》。她结合冯契先生广义认识论的思想资源,重新对自己所思考的“人与神如何联系”的宗教哲学问题进行了审视。首先,她从法国现象学家马里翁对于圣像与偶像的区分出发,指出由于偶像的“神圣意义被人的观看所赋予”,所以其实际上反映的只是人的存在,而圣像则是“邀请”了人来“观看”神,其本质是马里翁语境下的充溢现象的显现,其中主动权并不在人的身上,而是以不可见者对可见者的设想试图通过逆转表象来把握非理知的神。她进一步引入了美国神学家卡尔·巴特的“空穴”概念,指出人是通过对自身占有和存在的退出,模仿神“虚己”(kenosis)的方式将自己扭转为“沉醉者”而沉浸在充溢现象中,从而使神呼唤自身而非自身去“观看”神,从而为从神的视角构筑起神人间“爱”的沟通之桥梁留下可能。

来自南京大学的张海若围绕着自己这几日来对金-冯学脉的体悟,汇报了《胡适和冯友兰的庄子名学观比较》。首先,她分别分析了胡适和冯友兰二者对于中国哲学中名学课题的基本态度,胡适从进化论的理解为开始,以人生哲学为结论,认为庄子在《秋水》与《齐物》中展现出来的名学观点是一种被动、天然的进化论,从而在人生哲学上表现为一种命定论,丧失了维新与革命的维度;而冯友兰则区分了道家发展的三阶段,准确地指出其对于不杂于名言的、对纯粹经验的追求,指出《齐物论》超越了名家的批评,但并没有发现“有名”也是超乎想象的,从冯氏心理学体系的角度考之则不如不以实际事物立义的禅宗。尽管二人都自觉地从“面”的哲学出发自觉运用西学资源考察名学,但胡、冯二人的态度与方法是迥异的,前者以考据学和实用主义为基础,推崇西学而仅仅认同名学的方法,批判其哲学的社会价值导向;后者一方面以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一方面吸取了维特根斯坦的沉默和禅宗的理路,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批判,并肯定了庄子名学的理论价值。而这从两方面直接启发了金岳霖与冯契治学治史的问题意识:(1)逻辑是否能够把握真理;(2)哲学史是否能通过逻辑来书写。

在汇报结束后,每位同学围绕着汇报的内容与自己这几日来的感想,各自分享了在暑期学校中的收获。从源远流长的金-冯学脉到诸暨考察的现实人文关怀,从对“道德愚人”的思考到读书小组中的观点碰撞,同学们所谈到的内容涉及本次暑期学校的方方面面,不时勾起大家的回忆,引起一片欢声笑语。郁锋老师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做了简单的总结。他把三个关键词作为了本次暑期学校的核心:悠游山水、精读文本、成长共同体,围绕这三个关键词,他指出,本次暑期学校作为华东师大哲学系的一次尝试,希望启发同学们,哲学不仅仅是在文本中完成的,更要重视对不同传统的理解、学习与欣赏,重视同辈的碰撞与交流,要自己亲身参与其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他祝愿同学们抱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在追寻智慧的旅途上越走越远。

最后,郁锋老师为全体同学颁发了结营证书。至此,华东师大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3国际暑期学校顺利闭幕。


文字|敖玥、章佳杰

摄影|敖玥、章佳杰、蔺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