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讲座回顾|赖贤宗:沩仰宗的茶禅公案诠释:中国诠释学的一个新面向

发布日期: 2023-06-30   浏览次数 10

  2023628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61场《沩仰宗的茶禅公案诠释:中国诠释学的一个新面向》于人文楼1206学术报告厅举办。本场讲座由中国台湾台北大学赖贤宗教授主讲,华东师范大学潘德荣教授主持。

赖贤宗教授首先介绍了茶禅公案诠释的必要性,指出对茶禅公案的诠释不仅在于对不同版本公案记录之间的文献学研究(实谓)以及解释其表面意义(意谓),更要进入其深层意义(蕴谓)与隐藏意义(当谓)。赖贤宗教授强调,对茶禅公案的诠释重点就在于“破相显性”。

随后,赖贤宗教授以沩山和仰山的“子衹得其用,不得其体”的摘茶茶禅公案为例说明了诠释的体与用。通过对不同版本文献声情并茂的解读与对比,赖贤宗教授进一步说明了在理解中要由意谓进展到蕴谓的必要,并以此中的体用之争指向了本体诠释学。

接下来,赖贤宗教授带领在坐师生详细解读了仰山的“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茶禅公案,并由此过渡到最后的总结部分。

在讲座的末尾,赖贤宗教授总结了将茶禅公案诠释视为中国诠释学的一个新面向的原因。其一,禅不立文字,所谓公案诠释呈现出一种吊诡。其二,不同版本语录的文献对比不仅具有文献学的意义,更包含了不同派系的编辑者弘扬自宗意图与禅法解释的探究。其三,沩山和仰山采茶公案、仰山按镢而立的公案包含对体用问题的讨论,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本体诠释学。其四,茶禅公案诠释是一种对于启悟的传授的诠释,所涉乃是对于禅法参究的情境教学之中从事于没有记录下来的具体情况的补充,以及针对言不尽意的心理转化的顿休顿悟的心理历程却要加以巧妙的阐明。其五,茶禅公案是一种现成公案,是要在茶席的现场活泼泼地生产出入参与禅悟体验,茶禅公案诠释乃是要能如此解明禅机。其六,茶禅公案诠释是一种德行诠释学,诠释出涅盘妙德与见闻觉知的不即不离的关系,尤其是在仰山禅师的“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的镢头茶禅公案更是能彰显此意。其七,茶禅公案的诠释在中国禅宗史的文字禅中乃是运用颂古、提拈,这样的诠释方式与传统中国文哲经典的注疏传统是相当不同的,值得我们探究。

最后,在场的师生向赖贤宗教授提问,本场讲座在热烈的问答中圆满结束。

撰稿:吴育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