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讲座回顾|李清良:孟子“以意逆志”说辨正

发布日期: 2023-06-20   浏览次数 10

  2023614日,由“中国诠释学”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涵静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的“诠释学前沿系列讲座(第二期)”第三讲《孟子“以意逆志”说辨正》于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湖南大学李清良教授主讲,安徽师范大学余亚斐副教授主持,众多师生于线上共同参与、讨论。


在本次讲座中,李清良教授从孟子“以意逆志”说出发,对其儒家语境进行了辨析,并由这一视角为基点,结合现代西方诠释学进行了探讨。

首先,李清良教授强调了“以意逆志”的意义重要性。“以意逆志”最初是针对如何解释《诗》而发,这不仅是一个在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诠释学命题,在现代学界也被视为一种开山纲领。通过对这一命题的探讨,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诠释学的若干特点,也可以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诠释学。

 “以意逆志”说的完整表述为“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汉代学者赵岐将“以意逆志”解释为“……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朱熹将其释为“……逆,迎也。……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二者对“以意逆志”的解释基本相似。但清初学者吴淇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以上二者的看法:“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

关于“以意逆志”的阐释的主要分歧集中于对“意”、“志”和“逆”概念含义的辨析。“意”,一般认为是名词,指读者“己意”、作者之意或二者综合;还可被视为动词,意指揣测。古人对“志”无明确的解释,但现代学者将其解释为“创作意图”、“本意”、“思想感情”等。“逆”多表“迎取”、“推测”等意。

李清良教授回到先秦儒家的语境下,对孟子这一命题的辨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意”是作者之“意”。强调“察言而知意”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主流观念,《说文解字》、《墨子·小取》和《墨子·经上》对此都有相关阐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认识到言并不一定能完美地表达意,即言不尽意。儒家虽然承认言不尽意,但却不否定言有基本的达意功能,依然坚持从言辞来了解作者的思想。而西周以来,“意”与“志”的实际使用情况表明二者都指向同一言说对象。在“以意逆志”中,意从志来,二者一隐一显。再者,自春秋以来直至孟子时代,推见他人之志的方法向来为通过其人“言”、“辞”所表之“意”,而非仅凭“己意”揣度。对此,孔子曾明确言:“不言,谁知其志。”

其次,“志”是体现作者“为人”的道德意向与政治关怀。在儒家看来,有高尚之“志”才有高尚之“德”与“道”,《乐记》等文献的记载更是为此佐证。李清良教授引用闻一多与朱自清的考证:“志”字本多义,但到春秋战国时期,更多指“怀抱”之“志”,与政治和修身相关,是判定一个人德性高低乃至预测其政治前途的重要依据。而自儒家学派兴起,对这种为人之“德”与“道”的志给予了更多关注。但与上述之志不同的是,“志”不再是观人之志,而是观己之志。此外,观人之志的目的转变为为了成为君子而向他人学习如何“用心”、“立志”。因而,孟子之“志”不能被单纯地理解为创作意图、思想感情、原意等,而是要关注其中道德与政治层面的内容。

其后,“逆”是追溯根源的钩考精微。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逆”已经出现。朱熹将“逆”解释为迎取,虽有故训之根据但未能充分揭示其丰富含义。孟子同样认为,除“迎取”之意外,“逆”还包含自下而上、沿波讨源、推求等意。

 “以意逆志”说正是基于“言”与“志”不一不二。惟其不二,才可以“逆”;惟其不一,才必须“逆”,而不能直接以“意”为“志”。李清良教授将逆解释为透过现象看本质、沿波讨源的能力。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即是通过言辞所呈现的“作者之意”,由表及里地追溯“作者之志”,亦即最能体现作者“为人”的道德意向与政治关怀。由此,“以意逆志”实际上指向一种“学为君子”的修养功夫。孟子将这种能力视为“智”,这种“知言”的智慧与能力,正是作为学习圣贤君子的理解者的本领和能动性所在。

李清良教授在这样的语境下与西方现代诠释学进行了对话。施莱尔马赫主张,要想了解作者,甚至比作者更好地了解作者,就必须运用心理学方法,预感作者的意图。而伽达默尔认为文本诠释与作者无关,而是围绕事情本身与文本进行真理性对话。

在儒家看来,“知言”必须“知人”,尤其必须了解其人之“志”。只是这种“志”未必就是其人真实意图。在中国经典诠释中,“知人”与“明道”总是并重,而且强调只有“知人”才能“明道”。也就是说,对于真理的追求不能只限于抽象地掌握它,而是需要通过榜样和范例来具体把握它。基于此,对施莱尔马赫和伽达默尔的观点都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和扩充。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李清良教授对各位师生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撰稿:吴育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