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活动回顾|做有作为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之道”第十六届博士生学术论坛纪要

发布日期: 2023-05-31   浏览次数 10


一、开幕式

2023527日上午9时,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承办,《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思想与文化》杂志社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协办的“哲学之道”第十六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2102室举行。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荣新茹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刘梁剑教授、哲学系党委副书记武娟老师、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徐竹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山西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青年才俊一同出席了开幕式。本届论坛收到投稿论文190篇,经校内外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40篇优秀论文。

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刘梁剑教授代表承办方发表致辞。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钟晨宁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生叶菲楠分别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在致辞中,刘梁剑教授首先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对参会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刘老师结合墙上的书法作品“龙挛虎跛,壮士囚缚”,围绕“时代需要怎样的哲学”和“如何做有作为的哲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刘老师指出,我们置身于一个伟大的巨变时代,面向未来,人类文明必须在根本处发生转变,创造出有别于现代性的当代性。世界在迅速改变,无论是新事物的涌现,还是旧事物的式微,都迫切需要得到重新解释。刘老师强调,这是一个需要哲学的时代,时代所需要的哲学必须具备见机而思的禀赋。这个伟大的巨变时代召唤我们做哲学,更确切地说,召唤我们做有作为的哲学。在刘老师看来,所谓有作为的哲学,乃是指哲学理论以得之现实之道还治现实,包括世界的现实与哲学工作者自身的现实,即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现实及哲学运思者自身的生存状态或意义境界。最后,刘老师代表论坛承办方对各位点评嘉宾的到来和会务团队的工作表示感谢,并预祝本届论坛顺利举办。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钟晨宁在发言时说,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哲学之道”博士生学术论坛,“哲学之道”始终以其特有的纯粹、开放、争鸣、培育的特点吸引着他。钟晨宁同学认为,“哲学之道”有一股独特的魅力,它能够将青年学人原本分散的零星思考转换成一种面对智识难题与时代问题的共同努力,因此,不是“哲学之道”需要有青年学人的参与,而是青年学人在呼唤“哲学之道”的出现。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生叶菲楠在发言时说,“哲学之道”的“道”包含了天道、人道和认识过程之道。在她看来,“哲学之道”博士生学术论坛体现了冯契先生提倡的教育集体里的爱和信任的气氛,我们不能脱离认识世界来认识自己,尤其是不能脱离集体、实践和亲身感受来做哲学,而“哲学之道”博士生学术论坛正是让不同学术传统的同学走到一起,在集体实践中共同探索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具体真理。


二、主旨演讲

开幕式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徐竹教授作了题为《哲学-科学交叉视域中的常识实在论》的主旨演讲。徐老师在演讲中指出,近三十年来,分析哲学中的自然主义思潮与认知科学、智能科学的迅猛发展合流,改变了自德国古典哲学兴起后哲学与科学的分工图景,重启了哲学-科学交叉融合的视域。在这一背景下,自然主义对哲学传统上关心的各种规范性议题采取普遍拆穿的策略,而人文主义为了应对这种“拆穿”往往会选择“划界自保”的策略。两种策略的对立在最近ChatGPT引起的风潮中进一步推向极致。徐老师强调这两种策略都不会成功,而一种常识实在论立场可能提供了跳出困境的出路:常识经验既是科学理解的基础,同时也有必要随着科学理解而变迁。但这种变迁并不是科学对常识的拆穿,而恰恰是科学理解“再素朴化”的结果。

徐竹教授演讲结束后,在座的各位同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就哲学与科学、常识与科学等问题与徐老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


三、分论坛

本次论坛共分为4个分论坛,每个分论坛6—10位同学汇报论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温旭助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胡岩副编审,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梁逸鸿青年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郦全民教授、应奇教授、苟东锋副教授、王韬洋副教授、徐峰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A论坛

哲学之道A分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白婷毓主持,先后有六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徐峰副教授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温旭老师先后对六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点评。

上半场的分享中,来自吉林大学的潘昕培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下的《否定辩证法》”。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黄丽娟同学,她的汇报题目是“主体性的辩证法:数字劳动异化及其扬弃”。来自南开大学的周智臻同学,他的汇报题目是“‘错置的革命’——从直接性概念兼论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的关系”。徐峰老师认为三位同学都具有很好的问题意识。他认为潘昕培同学讨论了在何种意义上《否定辩证法》不仅是一种纯哲学的文本,同时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与政治经济学密切相关的议题。但是也有可以进一步讨论的地方,这篇文章的论证重点就是题目当中写到的数字劳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部分。针对黄丽娟同学的发言,徐老师注意到有关于“主体辩证法”的部分没有展开论述,但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主体辩证法”这个概念更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徐老师建议在篇幅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文章的第一、二部分,在“主体性复归”的部分充分展开。针对周智臻同学的汇报题目,徐老师认为本篇论文就是通过“直接性”概念讨论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文章题目可以进一步修改。作为一个非常具有讨论性的问题,理论靶向不够明确,可以将与你意见不同的观点在导论的部分直接罗列出来。

简短的休息过后,会议进入下半场。来自东南大学的张涛同学,他的汇报题目是“认知异化:人与自然关系新异化及其对策反思——基于社会加速的分析视角”。来自北京大学的钟晨宁同学,他的汇报题目是“后资本主义的‘自由劳动’何以可能——对当代重构马克思与傅里叶关联性思潮的批判性反思”。来自山西大学的王敬俨同学,他的汇报题目是“在‘结构能力’中介下对结构和个体的调和——论柯林尼可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温旭老师认为三位同学在学术训练前期都具有很好的经典文本的阅读积累,从文本的阅读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点并进行思考。他认为张涛同学的论文选题非常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新异化这个选题非常具有现实性。在学术史的梳理方面,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由来及其理论镜鉴这个部分做的很好。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异化劳动、生态哲学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前两个部分非常详实,但是第三部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相对一笔带过,其实这一部分反而是这篇文章论述的一个亮点。温老师认为钟晨宁同学这篇文章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篇文章,可能的提升之处在于当前对于“劳动”讨论较多的是“数字劳动”,也就是说在马克思和傅里叶种种比较对当前的数字社会、对数字劳动被数字资本剥削如何进行回应。针对王敬俨同学的论文,温老师认为在看到学术敏感点的时候一定要回归到原文本,在论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部分也是非常详细的,对于克林尼克斯的可能的质疑与辩护,这个小标题是可以进一步的思考,但是文章具体内容的辩护回应是比较清晰的,同时要注意学术语言的规范性问题。

最后,六位同学针对两位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一一做了简短的回应。并就文章的进一步修改方向与两位老师做了简单探讨。


B论坛

分论坛B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梁山主持,八位同学分上下两场进行了汇报。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苟东锋副教授和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梁逸鸿青年研究员先后对汇报做了细致的点评。

上半场的分享中,来自西北大学的秦晓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王阳明‘事’论思想探析 ——以‘必有事焉’为中心的讨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窦建英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 从‘以贬为主’到‘以褒为主’——再析民族革命阶段章太炎‘评孔’问题”。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皮昊宇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论朱子‘智包四德’思想”。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梁山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转识成智与无蔽之思——冯契与海德格尔的真理之辨”。针对以上四位同学的论文,苟东锋老师指出了秦晓同学的问题意识非常明确,从“事”的哲学角度对于阳明思想做出了一种不同维度的解释。但仍须再次明确孟子所谓“必有事焉”的原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知中国哲学传统中事与物的关系。针对窦建英同学的论文,苟老师指出选题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章太炎对于孔子评价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不同认知,由此可以进一步探究中国哲学传统中对于孔子评价的变迁。苟老师首先肯定了皮昊宇同学的论文选题,“智”在朱子思想中有着充分地体现。但仍须通过进一步区分“智”的类别,深入理解在中西哲学中对于“智”的不同处理。针对梁山同学的论文,苟老师指出选题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通过回应现代性问题的视角对比两位哲人的思想。但仍须对冯契的真理符合论做出进一步准确说明,可以通过生与死的视域对两位哲人的自由认知做出深入理解。最后,苟老师表示,大家的论文需要进一步地思考和修改,才能对于所要探讨的问题获得更成熟的理解。

简短的休息过后,会议进入下半场。来自复旦大学的段语璇同学,她汇报的题目是“‘贤能政治’如何以熊十力的‘韩非学’为镜?——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65周年纪念”来自山东大学的陈萌萌同学,她汇报的题目是“‘言爱则仁在其中’:仁与爱在阳明心学中的关系”。来自山西大学的蒋丽英同学,她汇报的题目是“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现象发生学问题探究”。来自南开大学的舒向玖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个体的经验超越——试析唐君毅与吴经熊的超越观念及其审思”。针对以上四位同学的论文,梁逸鸿老师指出段语璇同学的论文选题有一定的新意,但是要对文中所使用的相关概念做出明确界定,特别是要进一步深入阐明“韩非学”、儒家与“贤能政治”的关系。针对陈萌萌同学的论文,梁老师认为陈同学在基础文献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关于道德情感的界定还不够明确,关于功夫论的层次阐述还不是很分明,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加强修改。梁老师认为蒋丽英同学的论文思路比较明确,但仍须在文中再次统贯性地明确关于本体的理解,对于文中提到有关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根本预设和具体展开过程中的三点矛盾,应该做出进一步深入的文本阅读和反思。梁老师肯定了舒向玖同学的论文选题,但仍须首先明确个体经验超越的概念界定,对于吴经熊先生以基督天主教的“爱”思想融合东西方思想资源的思路,文章内要做出进一步明确且深入的阐发。

最后,八位同学针对两位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一一做了简短的回应。并就文章的进一步修改方向与两位老师做了简单探讨。


C论坛

分论坛C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蔡添阳主持,十位同学分上下两场进行了汇报。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应奇教授、郦全民教授先后对汇报做了细致的点评。

上半场的分享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邓仕银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先验观念论的证明路径辨析”。来自东南大学的孟天昊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人类世的‘美好’与‘末世’之争:分歧、实质与回应”。来自复旦大学的张首君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现代人的分裂与救赎:卡尔维诺和卢梭的政治哲学关怀”。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井德宇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何谓‘阿威罗伊的哲学道路’——从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的遗留问题谈起”。来自山东大学的王钧哲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真理与真诚——论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学”。在报告结束后,应奇教授对五位同学的报告做了评论大家的报告很精彩,学科的分工很多,题目做的很细,大家研究的问题都很细致。针对邓同学的报告,应老师指出在写作过程中最好能令哲学问题的分析和哲学史的梳理相结合。邓同学觉得康德哲学不是对休谟的发展,这点是很有趣的,如果从这里切入可能很好。此外,对于最后的解决方案部分,须进一步明确化。第二位孟同学展示报告的方式很好,将不同的观点排列出来,并放在一个更为整体的视野中去看,比较清晰明了,但要警惕这种做法也有可能引起论述的空疏,结论流于综述。总的来说,文章思路很清楚,如果能把结论搞得更清楚些可能更好。第三位张同学的报告,涉及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角度新颖,颇有意趣,也暗合当下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方向。但同时,需要考虑如何将分析论证和思想史叙述更好地结合起来,这一点需要再做修改。第四位井德宇同学从哲学家的洞见切入讨论,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论文完成度很高,但对阿威罗伊物质理智诠释的分析和后文所引入的康德的诸术语如何相互对应,还需做更进一步的梳理。第五位王钧哲同学的论文非常专业,涉及了很多的引证文献,但是更多局限在对前人研究的分析上,就该论题与当代知识论如何相互结合,以引出或解决一些新问题,还可以做进一步思考。

简短的休息过后,会议进入下半场。来自同济大学的袁博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接受还是参与?——技术图像时代的‘观看’问题。来自山西大学的伏其秦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技术哲学的多元化与宇宙技术——以科学技术关系的重新追问为途”。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郝璐同学,她的汇报题目是“‘所予’究竟是不是‘神话’?——刘易斯与塞拉斯之争的新阐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小夏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保留感受质并跨越解释鸿沟——一种容纳现象概念的表征主义立场”。来自中山大学的王志远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施米特政治神学研究——基于施米特与佩特森之争的视角”。郦全民教授表示大家的报告都非常精彩,并一一做了点评。袁博同学提出观看的方式就是存在的方式,这一点我认同。不过,你可以关注一些新的现象,如虚拟现实,不止观看,更多涉及互动。另外,从写作角度,论文前面的部分中,关于图像特性的阐述可调整一下顺序。伏其秦同学谈科技。这里的科技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science and technology,另一种是scientific technology,要注意区分。对的文章中,我的理解是指后者。对科学的理解,我们一般指近代科学,并且是普遍性的,现代科学通常是从20世纪算起,可注意一下用词的准确性。郝璐同学的文章花了不少心思。可以注意一下,概念的获得、知识的获得越来越成为科学问题。概念与非概念的区分在现代认知科学上本来就是有问题的。有些问题你可以思考时加入你的研究,比如,概念是不是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另外,基础整体论的提法似乎似乎矛盾。你也可以结合苏珊·哈克的相关观点做进一步研究。陈小夏同学的报告涉及到物理学主义物理主义的区分,后者是一种形而上的主张,但其是否能穷尽物理存在呢?可以考虑如何结合现有的科学成果进行更深的研究。王志远同学的论文已经比较完整了。另有一个问题你可以思考一下,自然律中的规律实际上也来自神学,通常我们认为规律具有必然性,站在政治神学的角度,对必然性应当怎么理解?

最后,十位同学针对两位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一一做了简短的回应。并就文章的进一步修改方向与两位老师做了简单探讨。


D论坛

哲学之道D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丁洪然主持,八位同学分上下两场进行了汇报。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王韬洋副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胡岩副编审先后对汇报做了细致的点评。

上半场的分享中,来自浙江大学的陈聪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道德理由的混合理论——一种弥合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尝试”。来自东南大学的乔云霞同学,她汇报的题目是“基于“负责任创新”框架的教育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新转向”。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叶菲楠同学,她汇报的题目是“技术习惯通向数字幸福:基于‘分心’的现象学考察”。来自东南大学的刘紫璇同学,她汇报的题目是“被期望的道德主体:社会化机器人的责任辩护”。针对以上四位同学的论文,王韬洋老师首先指出,学术论文写作以清晰传递思想为基本要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者要在论文标题、问题提出、论证结构乃至文字表述等各个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读者意识”。而后,王老师针对每位同学的文章逐一进行点评。具体来说,陈聪同学的论文尤为注意厘清概念的使用边界,但存在个别表述判断过强的不足;此外,如若论文能够给出一个既能刻画了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又能刻画混合理论之弥合作用的例子,或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乔云霞同学的论文选题视角新颖,建议其在论文结构方面将要解决的问题提到最前面,在简要论证所用框架的优势之后,再讲如何运用这个框架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这样会使论文的论证意味更深厚。王老师特别肯定了叶菲楠同学的论文以小见大的写法,指出论文如果能在数字幸福、技术习惯乃至数字断裂等概念所勾勒的框架下,更集中围绕“分心”问题展开论证,或将有助于加强论证的深度。王老师建议刘紫璇同学对包括“社会化机器人”与“Artificial Moral Agents”在内的关键概念的翻译和内涵做进一步省思,此外,建议在调用庞杂的理论资源时还需要考虑各种理论之间的自恰问题。最后,王老师表示,本组有三篇论文以科技哲学问题为选题,面对技术时代的不可抵挡之势,希望大家的所做的理论努力,能在未来形成合力,打开更好的局面。

简短的休息过后,会议进入下半场。来自中山大学的石明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中古佛教的三种颜回形象”。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雍坦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论威廉斯的两种实践慎思模型”。来自华东师大的罗君艺同学,她汇报的题目是“伦理、生命与日常:论朱利安的生活艺术”。来自东南大学的周鹏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宗’概念辨析——以三论、天台为例”。胡岩老师对几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他首先分享了编辑对论文的两个重要关注点:其一,论文的学术质量,尤其是创新性,作者需要做公共层面的创新而非个人层面的创新;其二是传播效果,论文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文字表达要利于理解,尽量使用通用概念,以便于检索和传播。接着胡老师依次点评了上述四篇论文。胡老师肯定了石明同学考察颜回形象在佛教文献中变迁的价值以及在方法上的探索,认为文章总体上文献扎实,建议在哲学分析方面做一些强化,并进一步思考三种不同形象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针对雍坦同学的文章,胡老师指出他对威廉斯的内在理由模型和情感型实践慎思模型的分析很细致,论文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建议进一步厘清两种模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思考将前者纳入后者之中,是否能真正回应对前者的批评。关于罗君艺同学的文章,胡老师先肯定了文章在形式上的美观性,他建议将朱利安的理论放到更大脉络中去考察,在哲学史、美学史予以定位,他还建议将思想家个性化的概念用多数人能理解的语言去讨论。对于周鹏同学的论文,胡老师认为以“宗派化”过程而非“宗”概念立题,或更能契合文章所要解决的问题,他建议重新思考论文的讨论角度并适当调整行文策略。

最后,八位同学针对两位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一一做了简短的回应。并就文章的进一步修改方向与两位老师做了简单探讨。



四、闭幕式

当日17时,本届论坛闭幕式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顺利举行。闭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荣新茹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胡岩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梁逸鸿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朱承教授、郦全民教授、苟东锋副教授、徐峰副教授、系党委副书记武娟老师以及前来参会的各位同学一同出席了闭幕式。

闭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胡岩老师作为嘉宾发表了致辞,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秦晓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朱承教授为本届“哲学之道”博士生学术论坛作了闭幕总结。

在致辞中,胡岩老师代表学报祝贺本届论坛的顺利举办,也对各位积极投稿和获奖的同学表示感谢和祝贺。他鼓励同学们要善于思考、勤于交流、勇于创新,争取写出更多优秀的论文。他也表示学报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大力支持青年学子的学术交流。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秦晓在发言时说,“哲学之道”博士生学术论坛已经成为年轻学子心目中具有重要分量的“学术品牌”,是思想交流、学术研磨和视野扩展的“学术平台”。他认为“哲学之道”这一名称就意味着哲学的姿态应该是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年轻学子应该在“史”与“思”的互动中秉承冯契先生“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理念。最后,他对论坛的主办方和承办方以及各位点评老师表示了感谢。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朱承教授在对本届论坛进行总结时,对各位点评嘉宾和前来参会的各位同学、以及筹办本届论坛的老师和会务团队的同学表示了感谢。朱老师指出,历届“哲学之道”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参会同学的科研创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也凸显了华东师大哲学系对培养高质量博士生所作的努力。参加论坛的各位同学作为哲学之道上探索真理、追求智慧的青年才俊,推动了智慧之学的发展。朱老师强调,参与本次论坛的论文选题新颖,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对于哲学原著的掌握较为扎实。朱老师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在自己的哲学之道上不断哲思精进。

最后,梁逸鸿老师、郦全民老师、苟东锋老师和徐峰老师分别为获得优秀论文的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至此,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之道”第十六届博士生学术论坛顺利闭幕。

/南海灯

/梁山、荣新茹、杨金、丁洪然、蔡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