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哲学系举办“智慧的接力探索”交流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20-12-04   浏览次数 770

    20201128日,“智慧的接力探索”交流研讨会在闵行校区人文楼2102及腾讯会议成功举行。研讨会围绕华东师大哲学系《智慧的探索》丛书,聚焦卓越育人,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北京大学的魏宇和梁舒娅,中国人民大学的郑晓君、郑鹤杨和郑随心,清华大学的郭潇、王海岩和陈邦臣等在读博士生系友,上海电机学院的张文琴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冯棉教授、郑忆石教授、陈卫平教授、郦全民教授、贡华南教授、晋荣东教授、陈赟教授,哲学系党委书记王柏俊老师、系党委副书记武娟老师、副系主任刘梁剑教授和哲学系十余位本硕博同学参加交流研讨。

一、“相见欢”师生线上线下交流

研讨会第一部分“相见欢”师生线上线下交流,交流会由哲学系党委副书记武娟老师主持。

首先由哲学系党委书记王柏俊老师致辞,向与会的老师和同学表达了感谢。王书记认为“接力”既是对相关专著的阅读、交流和探讨,同时也是前辈和后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接力。

冯棉教授谈到了“智慧的探索丛书”中他撰写的《结构推理》一书。结构推理是现代逻辑的重要推理方式之一,它通过对各种结构规则的研究,从整体上处理一大类逻辑,具有良好的表现力。与此同时,借助于结构规则和联结词规则,也揭示出各个现代逻辑分支的差异,成为诸分支比较研究的有力工具。结构推理展现了日常推理中的多种推理方式,对于逻辑推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人工智能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郑忆石教授简要介绍了她的专著《阿尔都塞哲学研究》。阿尔都塞作为20世纪西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立足马克思哲学的原典,针对其基本问题和理论争议,运用现代西方的结构主义、唯科学主义等方法,对马克思哲学的重释和重构,不仅在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对21世纪的国外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卫平教授表示,今天参会的系友都是从华东师大哲学系升学到了其他高校的哲学院所,智慧的接力探索就在于,应该把所在学校的传统和冯契传统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理论成果。

郦全民教授表示,现今的二十一世纪是计算的时代。他希望诸位同学注意两点:一是关注用计算的方法研究哲学问题;二是对计算引发的各种事情进行哲学反思。

贡华南教授指出,无论在哪里读书,都要找到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去思考。选择哲学问题的一个进路是,它一定要事关自己或家国的痛痒。第二,要个性化思考与写作。有了自身痛痒,个性化思考与个性化写作才有可能。

晋荣东教授希望同学们一方面能善于吸收不同学术传统的长处,另一方面能勇于自我反思,独立思考。

陈赟教授指出,哲学的思考要连接古今,要有自己的立足点,这样才能够在变化的形式中站稳脚跟,从而见天地,见众生。

二、人才培养交流

人才培养交流环节,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系友介绍了所在学校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举措。

陈邦臣认为,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在于读书和写文章的能力。博士学习需要加强读书能力和写文章的能力。郭潇提到,清华大学的特点在于,学术沙龙以跨学科交流为主,通过邀请各个领域的老师和硕博士学生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间进行交流和切磋。郑随心认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原著课的特点是将各个时期的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结合在一起进行阅读,从中深入理解哲学史发展的脉络。郑鹤杨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哲学史的教学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要求学生对哲学史有着更基础更扎实的理解。郑晓君认为,哲学的学习要有体系性的学习,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阅读并非是知识输入的过程,而是形成自身体系的过程。梁舒娅认为,学术共同体对于个人的学术成长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共同体对于个人的学习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魏宇介绍说,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的讨论较有特色,会请学生做报告和点评,对于学生的学术报告能力和学术评论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王海岩认为,应该尽早进行第二外语的学习,最好在研究生阶段便开始,方便以后的深入学习。

三、“智慧的探索丛书”学习研讨会

“智慧的探索丛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正式出版面世,该套丛书收录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从冯契先生开始几代学人的代表性哲学论著共二十余种。在学习研讨环节,同学位就其中《结构推理》等著作交流了学习心得。学习研讨会分四组两个阶段,分别由哲学系副主任刘梁剑教授、陈卫平教授主持。

 

第一组

交流书目:冯棉《结构推理》

学习交流环节首先由魏宇评论《结构推理》开始。他认为,《结构推理》主要考察了命题逻辑的推理,而非命题的内部结构。对于结构推理而言,其关注点在于一个推导如何推出另一个推导。而《结构推理》重视推理本身的特点使得其对逻辑推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人工智能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张文琴指出《逻辑推理》这本书主要研究了命题逻辑的结构推理,分别是经典命题逻辑、直觉主义命题逻辑、相干命题逻辑以及正结合演算的结构推理系统。她认为研究逻辑工具,除了其本身的意义,还能够将其运用于哲学问题的研究。逻辑工具可以给哲学研究带来进步,使得哲学思考变得更有力量的同时也更为可靠。研究逻辑工具,就是在相互比较中认识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好让它们更好地帮助人们思考这个世界。她还就逻辑工具如何更好地刻画日常推理等问题与魏宇同学进行了探讨。

谢婷认为,前提和结论之间的相干性通常被视作论证或者推理评估的重要标志。在结构逻辑中,相干性要求前提与结论中应有相同的变元。换而言之,拥有共同变元是判断结构相干性的重要形式特征之一。除此之外,相干性还具有其他类型,如命题相干性、全局相干性等等。


第二组

交流书目:郑忆石《阿尔都塞哲学研究》、陈立新《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

梁舒娅认为《阿尔都塞哲学研究》在解构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同时,又将上世纪六十年代红色风暴背景下的法国共产党人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理论话语倾轧下的马克思的捍卫者阿尔都塞、西学理论浸润下的现代知识分子阿尔都塞、二战后存在主义逐渐式微而结构主义蔚然兴起理论背景下的思想家阿尔都塞的形象一一建构了起来。

郑晓君指出,《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通过肇始于笛卡尔的知识论哲学路向,揭示出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将历史发展依附于人的外在尺度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割裂了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的进程。伴随着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历史观的批评,马克思自身的思想经历了从高扬启蒙理性、自由意志到回归现实的转变,最终落脚到市民社会的“对象性活动”中,完成了观念和现实生活的统一,由此形成了一种生存论的哲学境域。

张吴奇认为,在谈及时间性时,马克思更多的是在《资本论》中将时间性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衡量尺度,去衡量人的劳动。而对于历史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则将其作为人的存在论意义上的本真性寓所,是人之为人的自我筹划与自我创生的内在性质与展开过程。

毓谈到,可以对“西马”与“国外马克思主义”进行概念辨析。“西马”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西马主要是指以卢卡奇、柯尔施所代表的与俄国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倾向,包括葛兰西、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外马”则范围更加宽泛,指除中国以外的所有马克思主义思潮。

第三组

交流书目:贡华南《味与味道》、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

郑鹤杨认为,《味与味道》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味论、感论和象论。从“味”这种个体感觉性的活动与“感”相联系,从味和感走向“象”,为“味”提供某种哲学化的范畴并且呈现“道”,也就是从味道到有味之道、以味达道。作为感官、感受性的味道或者味觉形成了中国哲学独特的一种“以味为性”的把握有形之物的方式,“味”这种方式恰恰消弭了外物与主体间的边界。

郑随心认为《回归真实的存在》包含两个核心问题:思诚与向诚而归。本书前两章回答了船山哲学的根基为何是“诚”。三、四、五章围绕理气之辨、体用关系、理一分殊讨论了天道观与诚的关系。第七、八章则通过对性日生日成的分析讨论了人道观与诚的关系。第九、十章则回答了“诚”如何实践的问题。余论部分则是讨论了中国古代思想传统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性意识的萌生,体现了船山哲学对于认识中国思想传统、理解中国的窗口作用。

郭潇认为《回归真实的存在》为船山研究奠定了新的进路,是一种“后形而上学之思”。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是重新阐释了有无隐显之辩。在有无的视野里,终极实在被对象化,一个严重的后果是终极实在的神秘性和不可穷尽的特征被消除了。人企图抛弃自己的有限性和参与性,变成世界的观察者。

胡可欣指出,味不只是外物自身的性质,同时也是人心的能力,并且,味既有客观的依据,也具有主观的感觉。牟宗三的“感通”和“润物”表明,可以以“感”的方式进入他人、进入世界万物,并且在“感”的过程中,由物我相互进入、相互摄取而给予万物以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味”的哲学指向的是人以自身参与物的生成,以成己来成物。

李欢友认为《回归真实的存在》对船山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可以说是引发了理解船山的一个新的思考理路。此外,这本书还体现了陈老师对于中庸思想和儒家思想中的“道”的思考与“人”的思考。概言之,体现了中国“道”的思想给人带来的安顿和意义。

谢文君指出,《味与味道》的写作目的在于寻找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为的是联系个人现实的生活体验。《味与味道》由两个主要的论证环节构成,一是论证“味”作为“感”的原型;二是论证“感”作为“象”的原型。第一步是从个别感官的性质上升到一般感官的性质,第二步则是从一般感官的性质上升到感性思维的基本形态。

第四组

交流书目: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郁振华《形上智慧如何可能》

王海岩指出《第一页与胚胎》中的“胚胎说”在吸取了“曙光说”和“晚霞说”的合理成分且克服了这二者的偏颇之处的基础上,来把握明清之际文化的近代因素。这样一来,明清之际便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独立阶段,上承宋明理学,下启近代哲学。但是,如此便会使得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出现跳跃,由明清之际直接过渡到近代,从而忽视了清代的学术思想史。

陈邦臣认为在《形上智慧如何可能》中,此书旨在通过阐释中国近代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的关切,来批判西方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对形而上学持拒斥态度及只专注名言领域的倾向。此书通过指出形上智慧五个方面的维度,体现了二十世纪中西哲学在问题关注上的不同之处,用反思中国近代哲学讨论的方式凸显当代西方哲学在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和忽略之处。

何锴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学者已经在接引西方的科学思想,民间的资本力量也在发展,但是这一进程被清军入关给打断了。古希腊文明也是在经历多次打断之后才在近代结出了科学的果实,这一过程本身就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因此,在评断中国传统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时,应当对历史保持谨慎,不应把东方与西方、科学与玄学做一个简单的连线图。

蔡添阳认为,《形上智慧如何可能》的特点就在于兼有哲学的研究也有哲学史的研究,这样做是为了将哲学史放在既定的问题之下。同时,这样做为的是更好的表明“形上智慧”到底是什么,即从形上智慧与它物的区分到形上智慧如何被习得、如何被应用形成了一个充实的回答。

董起帆认为对他启发最大的部分在于《形上智慧如何可能》的总结处。他指出,研究首先要准确把握原始文本的意思,不随心所欲地变乱其宗旨,以求得其精神。其次要对文本加以裁断,对其中所蕴含的洞见和盲点给予明确的指陈,总结理论思维的经验和教训。最后是要由哲学史而哲学,以自成新说。简言之,要发扬其洞见、克服其盲点、开拓哲学思辨的新境界。

通过本次“智慧的接力探索”研讨会,一方面围绕智慧的探索丛书交流阅读心得,另一方面,系友也带来了不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举措,无疑将推进华东师大哲学系的“卓越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