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术之光  思远博士生交流论坛

哲学系第十五期“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 2019-03-26   浏览次数 207

哲学系第十五期“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圆满举行

2019315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第十五期“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在系楼2102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到《哲学与文化》月刊编辑委员、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尤煌杰教授担任点评嘉宾,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张吴奇主持。哲学系各专业博士生参与了此次论坛。论坛分主题汇报、嘉宾点评和交流互动三个环节依次展开。

首先,博士生文杰做了题为“知识的本质与德性知识论——以‘原因’关系消解两类认知运气”的报告。他首先提到,在古典知识定义中,知识被界定为“得到辩护的真信念”。但盖梯尔问题的出现使得这一定义受到挑战。无论是内在主义还是外在主义,似乎都难以通过排除“辩护”成分与“真理”成分之间的间隙来消解“认知运气”的干扰。接着,文杰指出,“认知运气”可分为干扰性认知运气与环境性认知运气,前者的干预机制发生于认知者的相信和目标事实之间,后者指的是真信念的形成是与认知上不友好的环境有关,处于该认知情境中很容易出现认知错误。他进一步强调,德性知识论者通过“原因”关系的讨论可以很好地消解这两类认知运气。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理智德性与真信念之间是否具有解释性关系;另一方面,理智德性是否是解释信念成真的最突显因素。结论为,知识是产生自理智德性的真信念。

接下来,硕士生朱书豪做了题为“Knowing-howKnowing-to与儒家知论——从比较哲学的视角看”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一直以来都有学者用能力之知概念来诠释儒家的知识传统,最近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并在儒家知论中引入了新的知识类型。朱书豪提到,黄勇教授用动力之知诠释王阳明的“良知”和赖蕴慧与赫瑟灵顿以适时行动之知来理解《论语》中的知识是这方面的典型。其中,赖蕴慧与赫瑟灵顿的观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时行动之知是能力之知以外的一种独立的知识形态;二是在《论语》中,适时行动之知占有重要地位。在报告中,朱书豪也试图从两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回应,首先通过揭示他们对能力之知的误解并恢复能力之知的完整内涵,将适时行动之知还原为能力之知;然后对他们的《论语》诠释进行分析,指出《论语》中的知识也是能力之知。

随后,尤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首先,尤教授就文杰的报告内容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通过列举“打靶”等案例对“可靠性的标准”、“认知运气”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就相关问题与文杰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接着,尤教授在对朱书豪的论文进行点评时指出,在论文中,我们不仅要澄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更要深入发掘能力之知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何在?尤教授提到,认识结果可以是理论的,但也不能忽视实践的部分,要懂得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换言之,要懂得创造性地转换理论知识,化理论于具体实践。最后,尤教授让两位报告人再次阐明自己的论文在相关问题上的具体推进落在何处,以此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建议两位报告人要努力将自己的研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点评结束后,尤教授与在座的博士生同学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尤教授细致到位的点评对各位博士生未来的科研创作提供了实际有效的建议。最后,伴以热烈的掌声,第十五期思远博士生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荣新茹/文 董起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