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术之光  思远博士生交流论坛

哲学系第十四期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 2019-01-11   浏览次数 157

哲学系第十四期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圆满举行

201914日下午,第十四期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哲学系2102会议室圆满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朱晶老师为点评嘉宾,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张吴奇博士主持。其他各专业博士生也参与了此次论坛。论坛采取主题汇报和嘉宾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首先,项锐博士做了题为“对‘弗雷格-吉奇问题’的实质性探究与重构”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弗雷格-吉奇问题”是元伦理学中困扰非认知主义的一大难题,其核心难点在于如何解决断言性道德语句与描述性道德语句中,同一道德规范的“语义一致性”问题。他指出,从以往的研究来看,解决路径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对其进行消解,二是通过“语义-特征”方向的转换,来实现从“语义”到“特征”的等价替换,以解决语义不一致的问题。但这两种途径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且后一种途径又会导致别的问题的产生。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来自于“弗雷格-吉奇问题”本身,即“用严格的逻辑形式对道德判断加以刻画”这一方式存在问题,核心是在讨论道德推理的有效性时,同时涉及到了两种认知范畴类型。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项锐博士试图以“内容”和“函项形式”结合的方式,来理解和重构“弗雷格-吉奇问题”,从而达到消解该问题中语义不一致矛盾的目的。

接着,张经纬博士做了题为“王者之师与礼制教化的兼容——《荀子·议兵》军事观的儒学意蕴浅析”的报告。他在论文中提到,《荀子·议兵》军事观,承续了儒家仁爱教化传统,并从正面回应了战国时代战乱频发现象给儒学带来的挑战。《荀子·议兵》军事观的儒学意蕴体现在“盗兵与和齐之兵”、“为将之道”、“王者之军制”等方面。《荀子·议兵》军事观的儒学意蕴以“大化至一”、“兼人三术”、“兼凝为大”为主要特色,呈现出王者之师与礼制教化的兼容,其兼容的核心是孔子“仁智统一”思想在军事观上的展开。

在听完两位博士的报告后,朱晶老师依次对两位博士的论文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指出,两位同学的论文语言和结构非常明晰,思路清晰,问题意识很强,有很好的基础,但在论文具体研究和撰写中有些共同的问题仍需注意:第一,在写作之前应尽可能地搜集相关问题的经典著作与最新研究成果,完成文献综述的工作,关注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经典文献。第二,在完成文献搜集和整理之后,应尽可能完成整篇论文,而不是一直停留在草创阶段。第三,朱老师认为,一篇好的论文,首先应从标题和摘要入手,标题的拟定尽量与论文的结论相关,让读者一目了然,而摘要的写作应包含问题的重要性与研究现状,以及此篇论文对问题研究的推进之处等内容的介绍。第四,论文的导言部分要交代清楚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你自己的研究与已有研究在视角、方法或者具体问题上的特殊性在哪里。第五,论文研究不是文献综述和读书报告,要对你探讨的主题有所推进,有自己独特的贡献。

在对两位同学的论文提出了共同的建议之后,朱晶老师分别对两位同学论文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于项锐的论文,她建议:(1)先仔细阅读Frege-Geach problem提出时针对非认知主义的大背景以及moral phycology背景;(2)厘清弗雷格对emotivist or expressivist theory of meaning的立场,论述自己选择从moral language出发进行分析的原因;(3)对Frege-Geach problem的已有解决方案的分析,不能照搬已有的中文文献中的分类方式,而是按照自己要推进和解决的问题点,结合最新的研究,重新进行评述;(4)论文的亮点是得出了产生Frege-Geach problem 的实质原因在于个人的道德认知如何上升为一种一般性的道德认知,建议在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时,阐明自己援引或者支撑自己观点的具体立场或者理论。对于张经纬的论文,她建议:(1)论文的导言部分要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荀子的军事观,(2)为什么选择《荀子·议兵》来分析荀子的军事观;(3)论文的研究视角很独特,放在整个儒学传统和儒学思想的大框架之下,去探讨荀子的军事思想,要在摘要和结论中体现出来自己的视角;(4)正文部分建议先论述《荀子·议兵》中的军事策略和思想,接着分析荀子的儒学思想如何用到了军事策略和国家治理之中,再将荀子的军事思想与孔孟进行对比,突显荀子的儒学观点如何影响他的军事观的特殊性。

朱老师的点评细致到位,她将做了细致批注和修改意见的文本,发给了两位同学,对博士生们的科研创作非常受用。最后,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第十四期思远博士生论坛落下了帷幕。(图/文董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