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术之光  思远博士生交流论坛

哲学系第十二期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 2019-01-11   浏览次数 85

     20181026日下午,第十二期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哲学系系楼2102会议室圆满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常务副主编张泽洪教授为点评嘉宾,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宗教教研室主任蔡林波副教授主持。我系宋锡同副教授、赵东明老师及各专业博士生参与了此次论坛。论坛采取主题汇报和嘉宾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首先,任天星博士做了题为“观天——《庄子》’的独征”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庄子以“观”为主要路径和方法,建立了一个有别于先秦时期其他思想观念中对“天”的认识方法和态度,并将由此形成的“天”作为其论述一切问题的基础。任天星认为,“观”天,一方面强调的是,人对那个作为对象化的自然之天的直观感觉,突显其先在性。但另一方面,庄子对天的“观”,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感觉之上,而是依靠这种感觉所产生的感受性认识,在今天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界、人以及作为类而存在的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最终形成了其独有的“天”的观念。既避免了舍人而逐天的纯粹认识论倾向和脱离人的实际存在状态的可能。又避免了单纯从观念到观念的分析演绎以及以人解天,从而走向人就是天的独断论倾向。因此,庄子的“天”既呈现出其具体性的一面,又呈现出其无限性的一面。既是人存在的现实基础,又是最终实现逍遥之境理想的根本保证。

接着,雷达博士做了题为“天人相分视域下的荀子人性论”的报告。他在论文中提到,荀子人性论存在“性恶”与“向善”两个维度,即既认为人性为恶,又承认人向善的可能,其本质是恶的状态与向善的趋向之分离。雷达强调,这种分离必须建基于一定天道观的基础上方有可能,即对天不作任何价值上的预设,天仅仅赋予人上述状态和趋向,而天本身是中性的。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将天自然化、客观化,但又未完全取消天的超越性与主宰性意义,故天人关系的重心由天向人下移,这决定了其人性论重性恶而轻向善的理论特质。然而,天人关系重心下移的背后潜藏着天人断裂的危机,宋明儒学的“性二元论”实是以孟学融摄荀学进而实现对天与人的重新整合。从理论上看,对天人连续性的确认具有重要意义,荀子悬置了天的神秘性、超越性,突显了人相对于天的能动作用,同时亦弱化了对人自身的规约性力量,若能以人的理性为基点重建天的超越意义,使天人的相分与互动在另一层面上得以展开,则此不失为将天人连续与间断之张力控制在合理弹性限度内的有益理论尝试。

在听完两位博士的报告后,张泽洪教授依次对两位博士的论文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作为《宗教学研究》常务副主编的张教授,多年从事编辑工作,颇有心得,他提到,从选稿的角度来说,文章的观点是否具有创新性,文章的思路是否清晰,文章的论证是否充分等是决定一篇文章“去留”的关键;从辑刊的角度来讲,“凡引文必注释”,即凡是出现引文的地方必须要进行注释。相应地,他也提醒博士生们在科研创作时要注意,把问题意识摆在首要位置,而做好与选题相关的文献综述又是能不能写、能不能创新的出发点。应该说,论文如果可以对前人观点有所推进,就算的上是一篇比较成功的文章。

张教授的点评细致到位,对博士生们的科研创作非常受用。最后,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第十二期思远博士生论坛落下了帷幕。

                                               (文/文杰,图/董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