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博士生交流论坛

2017年10月25日下午,哲学系“思远”博士生学术论坛在2105教室圆满举行。该论坛已经成功举行了三期,主要面向我系博士生研究生,以及部分较优秀的硕士研究生。论坛采取主题报告和提问点评相结合的形式,旨在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切实增进我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次论坛的点评人为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主任晋荣东教授,16级博士研究生王振钰担任主持。系党委副书记武娟老师以及我系二十余名博士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耿芳朝同学的《朱熹理学诠释学刍论》尝试用现代诠释学理论去解读朱熹在儒家经典文本诠释中的方法论特色,并以朱熹的理学诠释学方法来开拓和丰富当代诠释学理论。李晓哲同学围绕他长期以来思考的电车难题与格林实验问题做了《电车难题的三种解决路径、分析与比较》的学术报告。谢婷同学的《联导论证的结构图解——基于过程的视角》为我们详细展示了人类在论证过程中存在的不同于演绎推理和归纳论证的第三种模式。三位博士生的发言可谓各有特色,精彩异常。耿博士的发言凸显思想诠释的深邃,晓哲博士的发言风趣但不乏对听众的智力考验,谢婷博士的报告逻辑清晰、充满知性魅力。发言环节结束后,同学们围绕所讲内容同三位发言人进行了深入的思想交锋与互动。
本次论坛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晋荣东教授认真、犀利的点评。晋教授认真仔细地阅读了三位同学的论文,并对照每位发言人的文本句句推敲,指出了发言同学论文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他还指出论文的写作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从研究的问题出发,多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不仅要自圆其说,更要追求同一议题上相较于其他已有论证更好的论证。
(王振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