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哲学阅读季  爱智者系列讲座

爱智者讲座|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晋荣东教授谈“说理的学问”

发布日期: 2019-03-01   浏览次数 88

2019年2月27日星期三下午三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在涵芬楼阅读体验中心举办了爱智者系列讲座2019年第一讲,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晋荣东教授作题为“说理的学问”的讲座。讲座由哲学系团学联学术部副部长李文煜主持,哲学系本硕博学生聆听了本场讲座。

晋荣东教授以大学生应当看什么书、大学生说理习惯与素养该如何提升、当代中国社会公共说理的品质如何等问题开场,通过发问引入讲座主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

 

晋教授首先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成员的自我分化现象。他指出,当代中国,社会成员日益分化为意见分歧、利益冲突的不同群体,微博、微信、论坛等互联网空间正在成为社会成员表达意见、维护权益的主要平台。现代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以理性的方式,即通过说理来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消除分歧、协调利益、谋求共识,但当代中国社会在总体上还没有养成基于理由来支持或反对某个主张的习惯,还缺乏进行论证与论辩的能力。

晋荣东教授认为,一般而言,说理总是包含语言、思想、逻辑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涉及用什么样的语言说理,说什么样的理,以及如何说理。随后,他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着重从逻辑与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公共说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不遵守形式逻辑的现象比比皆是,诡辩式的辩证思维大行其道,唯我独尊、不容异议的现象沉疴难愈。

他指出,当代中国公共说理之所以还存在大量的问题,社会成员之所以还普遍缺乏说理的习惯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不重视逻辑、缺乏论辩合理性有关。逻辑不仅具有现代科学共同基础的工具价值,而且在现代性的构建与批判方面具有启发民智、转换观念、确立价值导向等社会文化功能。逻辑规律、规则与方法所体现的理性精神和规则意识,既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也是民主法治的基本要素。而从合理性的角度来理解现代化、现代性,除了通常所说的工具合理性、价值或解释合理性,作为二者基础的论辩合理性不仅贯穿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研究,还存在于公共领域之中。在现代社会,为了应对工具合理性的过度膨胀、文化价值领域的种种冲突,除了恰当的合理性形式和建制安排,还需要自由而开明的公共讨论与意见形成。论辩合理性的核心之义是有限的、可错的主体在批判的、反思的论辩中相互学习,以此来追求更好的洞见与论证,也就是更好的说理。

最后,晋荣东教授指出,为了提升公共说理的理性品质,一方面要提倡并实践尊重不同意见,以理性论辩的方式消除分歧、协调利益、谋求共识,在公共领域扩展论辩合理性,另一方面应在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乃至整个社会上提倡并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说理习惯,提升其说理能力。

晋荣东教授的讲解细致深入、生动有趣,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都获益匪浅,深感说理的重要性和说理之难,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批判性思维,提升自己的说理能力,为推进社会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理性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张哲、李月华,图/李文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