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哲学阅读季  爱智者系列讲座

萧阳教授谈“作为哲学问题的全球气候变暖”

发布日期: 2018-05-17   浏览次数 170

2018年5月10日下午,由哲学系举办的爱智慧系列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A512会议室举行。我系特邀美国肯庸学院的萧阳教授进行了主题为“作为哲学问题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讲座。讲座由我系副系主任刘梁剑教授主持。香港中文大学的黄勇教授和来自哲学、生态学、法学、思政等不同专业的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萧阳教授在英语世界主要从事中国哲学、语言哲学、伦理学、分析哲学、气候问题等的研究。他分别从“科学与技术”、“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三个角度切入,来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主题。首先,针对科学技术部分,萧阳教授提出了“人世纪”、“疯狂的技术主义”等概念,指出“全球变暖”是否是能源技术发展产生的“技术剩余物”的问题,并且认为气候问题可能作为影响全球政治变化的关键因素。“技术剩余物”,或者说“能源技术剩余物”,是指由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另一个技术问题,通过发明一个新的能源技术来解决旧的能源技术问题而产生的。其次,针对伦理和全球治理领域,萧阳教授提出了“代际”和“责任”的问题,并且结合当下全球时事热点,引申出“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概念该如何理解和解释的问题。最后,从元哲学的角度出发,萧阳教授提出,要从(分析开始前的)本体论的世界图景出发思考解决问题,非常认同我系学术奠基人冯契先生在“知识”和“理解”问题上的理论洞见。

随后,与会师生分别针对讲座主题涉及的不同的领域和问题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在讨论中,萧阳教授强调了区分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的差异区别,他认为,环境问题具有直接性,而气候变化具有间接性,不易被察觉,并且,气候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不能像环境问题那样具有局部解决方法。关于时空、代际和全球治理的关系问题,萧阳教授提出要以前分析的视角去出发解决;关于生活质量和环境气候的关系问题,萧阳教授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论述了结合历史和国际政治多个领域看待的必要性;黄勇教授针对萧阳教授提出的“诅咒”概念和“责任”概念,提出后人为何要为祖辈的错误行为道歉的问题。讨论热烈。

本次讲座气氛活跃,讨论深刻结合现实,涉及多个问题和学科,对于开拓叙述视野大有裨益。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以跨学科多角度的方式去理解现实问题的研究方法,而且对哲学本身所蕴含的力量也有了更深刻的领会,纷纷表示会以一种负责任大国的青年应有的姿态去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生活世界。

文字:苑浩

图片:禹英杰

201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