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采访哲学系蔡剑锋老师

发布日期: 2014-10-28   浏览次数 1322

 

下课铃响了,随后,讲台下也响起掌声一片。这一幕,总发生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蔡剑锋的课堂上。

那些听过他课的学生都说,这位老师的课,有些不一样。

不久前,蔡剑锋在首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了一等奖(排名第一),随后又代表上海参加全国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并荣获二等奖,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接连着整整5年,在学生们评选之下,蔡剑锋被授予“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奖”。他在华东师大2014届毕业典礼上发言时,曾这么说到:“在我心目中,这是一名教师所能得到的最高的荣誉,没有之一。”

作为一名将教书育人视作终生追求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你还能在许多其他地方,看到一群求知若渴的学生围绕在他身旁。毕竟,教育,不只是课堂那么简单。在教育的不同阵地,都有他的身影,将思想与成长带给学生。

在校园里,你不难见到他。除了课堂与学校规定的教学开放时间之外,他还定期举办读书会,让学生们或者在文学,或者在哲学的书籍当中,感受共鸣,收获思想。形式不尽于此,还有讲座,读诗会,甚至弹唱会……

蔡剑锋老师的授课充满魅力,但究竟这样的课堂是怎样诞生出来的呢?我们希望一窥其中的秘密。

蔡老师待人非常的和善,令采访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您很注重教学,看重学生的成长,并且也切实通过各种方式去引导学生成长。我想问一下,您对教学的理念是怎样的呢?”

“我有一个体会:从事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选择,更是一个人生抉择。教学是我热爱的事业,没有哪个职业能像教师那样可令我安身立命。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能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是学生的成长,这是教师最大的成就感,也是对我价值的最大肯定。

成长不单单是学生的事,实际上,我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学生成长的过程,否则很容易便陷入低效重复之中。古人说‘教学相长’,这是一个彼此成全的过程。你有所得,我就做得值得,诸如‘占用了老师的宝贵时间’这种话是没必要讲的。此外,还有两条值得一提:第一,我不是那种标榜自己是‘孩子的好朋友’的老爸,有些事情我知道我提前关照了(或者有我在场)可能会做得更妥善,但我还是宁愿首先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哪怕碰壁也没关系,我充分信任孩子会在每一次做事情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第二,我也不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我不谈‘牺牲’只讲‘成全’,而后者从来都是相互的。我在学生身上花的时间不少,但那仅仅是因为这是我所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不是出于某种道德的诉求。”

“您深得学生们的喜爱,那么在教学方法上,您有什么心得体会吗?”

“我始终认为,在一对多的教学方式中,尤其是在大学里,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自觉。不能自我中心,等着他人来照顾自己,尤其是在重要的关节点上,一定要靠自己争取。要发挥‘没空钻条缝、有缝打个洞’的精神。就我个人而言,我奉行的是孔子他老人家所说的‘不悱不发’的做法,你不主动来找我,我就认为讲了也是白讲。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我也不提倡‘一碗水端平’,而提倡‘厚此薄彼’和‘远近亲疏’。这种‘区别对待’并不是歧视,而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处事态度。其根据是:第一,我们都是有限的;第二,厚薄与亲疏并不是由某种先行的价值观决定的,而是由实践交往的程度决定的。说到底,能带给我们最深的影响的,始终是与我们最切近的人,哪怕他并不是最正确或最正义的。

自我认识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体现为两个词:尽力而为、凡事问心。具体说来就是:你对自己的认识是怎样,就表达为怎样,不必扮演一个‘想象中更好的自己’,出发点始终是‘我实际怎样’,而不是‘我应当怎样’。有人因为害怕被批评就报喜不报忧,有人因为担心说错话就不敢提真正想问的问题,诸如此类的情况都要避免。更何况,被批评两句有什么关系?‘中枪’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事么?倘若你对自己不诚实,那么,第一,你就不能指望得到更为切身的反馈;第二,你也不能指望谁来安抚你受伤的小心灵。此外,这一点还体现为:在提问之前先做好自己的本分,我是欢迎学生提问,但不欢迎未经反思的无脑提问,你得先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有过不去的地方再寻求帮助,否则提问就成了习惯性的依赖,等着别人把饭嚼烂之后喂给你吃。不要忘记一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我教的内容是哲学,很多并没接触过哲学的同学,对哲学会有一个刻板、枯燥的印象,觉得这是与己无关的东西。但是,同我出现在课堂里之前,没见过我的学生往往都揣想我应该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老头子’这种情形一样,这不过是出于某种对哲学的误解的形象。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哲学总是不能脱离生活的,不然便会离神断气。我经常说,关键在于投入生活,如果生活没有给你很多,哲学不可能给你更多。当你每每在哲学上若有所悟,你就应该意识到那是因为你在生活中收获了成长。

我还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思想史就是成长史’,我们在成长中所面对的痛苦和无力感,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那是无数前人所经历过的共通的东西,也是无数先贤反复思索过的内容了。关注自己切身的问题,并从中进入思想史。所以,比方说我就曾在《哲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中,把最后一题的题目定为‘以自身经历来表述思想史某个问题域’,最后也确实得到了很多精彩的答案。”

“您举办的读书会很吸引人,在华师大相当有名气,让许多听众从此爱上了哲学,甚至还有一些人后来转系进入哲学系。请问您是怎么办这个读书会的呢?”

“说起哲学系的读书会活动,起自2006年——那是我初为人师的第一年。那时候参加活动的只有十个人左右,大多是我作为本科生导师所带的学生。时间和场地也得不到任何保证,经常因为种种原因被赶来赶去,从各教研室到系会议室,可谓是流离颠沛。复印的阅读材料也是我自掏腰包,没有任何经费的来源。我的想法很简单:为那些喜欢读书的学生提供一个空间,也为系里增加一种沉静的氛围。

后来有一次,我们的系主任在活动当中突然出席,坐在了学生中间。那天讲的是康德,而不是我专业研究的马克思。会后他对我说:‘讲得不坏。’随后在系里的一次教师会议上专门提了一下,并表示了鼓励。那是读书会第一次受到某种公开的支持。

三代以下,始成门风。从08年新生进校开始,读书会开始了它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导的模式。由上届的学长带领,学生自行制定时间和文本,并自行邀请相关教师举办读书会。这些负责人都是从参与的学生中自发生成的,没有任何‘上方的’任命。读书会的人数也增加了,其中也包括了来自其他系的学生,基本上是我公选课的学生。他们之中有人后来就转来了哲学系。从那一届往后,读书会超出了哲学系内部的范围。首先是成为了兰心哲学社的例行活动,同时也时不时地被纳入到其他社团活动的内容中去,对此我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开放态度。读书会的人数在这个阶段增加到了三十人左右。

09学年应学生要求,我同时开办了两个读书会,一个读哲学文本,一个读文学文本。这开创了一个先河。或许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读书会的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系会议室开始呈现满员的局面。特别是文学的读书会,已经需要从其他地方搬椅子过来了。对此我的态度依然是:不求人多,但若有人想来,也不能拒之门外。自发性和真实性是一致的,其目的始终在于——让读书会真正掌握在学生们的手中。

在我心里,读书会的意义从不在于连续地读了哪一本书,它只是一种生活。在这里,书不过是一个平台,我们在其上领会和呈现的是我们自己。在《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聚到一起读那些芬芳的诗句,以这样的方式渡过某个宁静的夜晚,不也很不错么?所以说,读书从来都不是一件任务,也不是某种‘高尚的趣味’,它只是我们在读英语打游戏之外的另一种生活。

倘若一个学生在这种生活中被滋润,获得成长,他身边的人就会体会到。大家会分享到他的成长,会觉察到一种素朴无华的生命的力量。即便他们从不曾来过,他们会知道自己的选择,重要的不是选择了什么,重要的是他们也一样,可以拥有这样的选择。”

“这次您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以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对此您有什么感受吗?”

“此次比赛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一是在整个过程中,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对参赛选手给予了高度重视,教育工会、教委的高教和人事等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专家指导团队和保障团队,对比某些赛区选手的境况,我深深地感到,在推动教学的力度方面,上海市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另一件事是比赛结束的那个夜晚,带队老师跟我说:‘我们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你会有选择地接受我们的意见。’这话与其说是责备,不如说充满着长者对于年轻人的厚爱。我深知整个团队在此次比赛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感受到他们肩头沉重的压力,但尽管如此,他们却依然放手让我这个年轻人去走自己的路,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因此,我想说的就是:教育事业少不了年轻人的创新和坚持,同样少不了领导和前辈们的远见和关怀。或许因为难以量化考评等原因,教学与科研并重从来都是困难的,而现状是,青年教师不仅要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还担负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重大使命,因此无论在两者间作出何种取舍都同样值得尊重。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变革正在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要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

一种具有立法性的变革总是需要漫长的积淀,对此我校一位著名教授说过:‘改变世界不是一句空话,对一名教师来说,当他改变他的课堂时,就在现实地改变着这个世界了。’我相信我们青年教师在选择这一事业时,怀揣的不过是一份对讲台的简单的热爱,我希望这份热爱能够成为一种积淀,去推动理想的实现。一句话,回首过去,我们不改初衷,面对未来,我们任重道远。”

对老师的采访就此结束了,我们只能够提出短短的几个问题,这不过是对蔡剑锋老师教学生涯的匆匆一瞥,其中有多少不易与欣慰,又培养出多少优秀的年轻人,我们没法尽知。但我们满怀希望,这样“现实地改变着世界”的教育,能越来越多的在我们的校园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