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三十周年系庆  口述系史

系史回望(八):六载恢拓,砥砺前行——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前系主任潘德荣教授

发布日期: 2016-11-24   浏览次数 276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哲学系发展至今,离不开前赴后继的哲学人共同之努力。如今我们在这片沃土得以滋养,归功于建系以来一代代哲学人思想的施肥,更少不了为哲学系这幢高楼的添砖加瓦。在2006年至2012年的六年间,哲学系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我们采访了时任系主任的潘德荣教授来一探究竟。
    潘德荣教授是德国鲁尔大学的哲学博士,2000年从德国留学回国,任教至今。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二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外国哲学专业及宗教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觉群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诠释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涵静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山教研实践基地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耶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一、栉风沐雨,求贤若渴

潘德荣教授2006年3月开始担任系主任,当时哲学系的教师的人数不到三十人。以往的理念是把哲学系打造成小而精的样貌,但规模太小,方方面面都受到限制。在人员上,常常是组成临时团队,教研室之间人员共通,相互帮扶,。为了提高哲学系的实力,他多次召集党政班子讨论哲学系的人才引进工作。上任之初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引进人才,为哲学系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从06年起,哲学系每年都会引进资深的专家学者、聘用优秀的博士生,投入教学研究,充实学科队伍。

潘教授很重视青年学者的引进和培养,他认为一名学者的成长需要很长的时间,学科内新老学者的交替周期也十分漫长。这是文科的特点,积累和沉淀,至少需要几十年,方能有所建树。哲学研究需要时间和积累的支撑,这对于意志和心性是一种考验,当然更少不了天赋。这条追求智慧的道路注定是崎岖不平的。他笑言道,培养一名合格的学者比培养一个系主任难度更高。

在教师的引进上,潘教授可谓求贤若渴,他积极筹划哲学系每个二级学科的发展,力图在每个专业上都补充新鲜血液。在六年间,哲学系共引进教授7人,副教授3人,录用青年博士19人。这些年青学人已经成为哲学系学科建设的中间力量。由于这些学人来自不同的高校,使得哲学系的原有传统在交流碰撞得到继承和发展。随着教师队伍的壮大,学科实力的增强,哲学系成功地申请到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置了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完善了哲学系的学位点建设。

 

二、致力改革,硕果累累

2008年,为了迎接学校实行全学分制的教学改革,科研之外尚有余力的教师都纷纷开设通识课、选修课。一方面,这对于青年教师,益处良多,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对哲学系来说,起到了推广宣传作用,像《逻辑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等都是面向全校学生的精品课程。而且哲学系许多课程的教材都是老中青三代人共同编写、反复审订的,是华师大哲学系的特色。作为文科的学者,每年都要发表一些文章和论著,在学术界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先生们也会给年轻人很多帮助,年轻人也会经常到老先生跟前走动、请教。虽然年龄相差比较大,但平等讨论,有志于学,争得面红耳赤,也不伤和气。能者为师,无分长幼,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哲学系的氛围不输柏拉图的学院。

在相互的砥砺中,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得以磨练提高。哲学系开设的《逻辑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等大量精品课程,广受赞誉。哲学系教师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将智慧的火炬传递在华师大的课堂上、校园里。合力自主编写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近代思潮》、《西方伦理学原著选读》等得到出版或嘉奖。《基因伦理》、《逻辑思维训练》、《汉语言哲学》等多门课程入选校级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各位老师为教学改革写就文章,建言献策,多篇论文荣获校级荣誉。

 

三、会通中西,与时俱进

哲学系在国内外学术界的表现十分活跃,每年都会单独或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等合作,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会。邀请接待众多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访问讲学,如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迈克儿·J·桑德尔、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挪威卑尔根大学希尔贝克等。本系的学者也会到国内外各高校访学。潘德荣教授强调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既是特色的,也是世界性的,学术前沿的观点、问题,要主动地去获悉、去探讨,要发出声音、表达看法。金冯学派的传统就是中西会通,各个专业要发展,不能做井底之蛙,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成不了气候。

对外交流合作是这一届党政班子的重点工作之一。潘教授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工夫,经过几年努力,哲学系在国际化方面走在学校的前列。20088月,潘教授同付长珍教授访问了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美因茨大学、耶拿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并与这些大学签署了多项合作意向书。2009年哲学系与耶拿大学、美因茨大学签订了正式协议,内容包括教师之间的互访,联合培养硕士与博士,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潘教授说:“我们系在联合培养方面的主要优势就是,双方互相承认学分和学位,能够做到这点的高校不多见。”并且就在同一年,哲学系开辟了新的学科点,正式成立了“知识与行动研究中心”,以此为基础和法国里昂高师展开合作。201112月,哲学系与德国鲁尔大学也签订了合作协议。潘教授说,这是他六年工作中,最为满意的一个部分,一定要与时俱进,保持鲜度与活力,无论是国内国际,努力站在学术前沿。他如数家珍地将这些成果一一列出,这是潘德荣教授与哲学系同仁们共同培养和孕育的“孩子”。

经过几年有计划的发展,哲学系的发展走上了健康的轨道,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潘教授不无忧心地指出,虽然交流项目很多,但是哲学系相比人文社科的其他专业来说,规模还是很小,学生人数不多,应之寥寥。他不光是鼓励硕士、博士出去交流,在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也一直在灌输这种理念:“国外的学术资源很丰厚,西方文明的兴盛也是其文化积淀的结果,不仅仅是研究外哲的同学们应该走出去,其他专业同样可以。我希望看到将来有更多的同学能在国际化的学术平台上崭露头角,这也不枉我们的付出。”

 

四、服务社会,尽己之能

潘德荣教授说,他在任期间,恰逢机遇,中央开始重视宗教事务,大力提升宗教人士文化素质。于是,他迅速采取行动,与上海市宗教局洽谈相关事务,开展上海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大宗教教教职人员国民教育。从2008年开始,哲学系又与浙江舟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合作,承办舟山市佛教教职人员、普陀山佛教教职人员和普陀山佛学院学僧国民教育的专科培训。经过两三年的合作,效果颇丰,于是就正式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山教研实践基地,20126月份签署了正式合作协议。

随后,哲学系陆续成立了觉群佛教研究所、“明道”道教研究所等合作研究机构。还启动了“佛教文化与西藏和谐社会建设”的科研项目。另外与上海玉佛寺佛教研究所、香港道风山基督教等也都有合作。并开办宗教学夜大学教育,开设网络课程。

回忆过往,潘教授说,在宗教方面所作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将学术上的知识,反馈给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也是他自我的要求。儒家强调“推己及人”,我们不能只成就自身,那是利己主义。响应宗教界提高文化的需求,这是及人,这种益处是相互的,是共赢的。系里的教师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精力,毫无怨言。学术科研上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清静的环境去思考沉淀,但是在哲学系的建设上,每一位同仁都尽己所能、任劳任怨,大家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对于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他作为系主任心中充满感激,拥有这么多志同道合者,更感到无比荣幸。他说,要特别感谢两届的班子成员:党委书记郑忆石和党远鸿,副系主任张晓林、顾红亮、贡华南,办公室主任张鹏骞。在他的心里,哲学系就是一个家庭,系主任是一家之长,挑起重担,义不容辞。第一任的三年匆匆而逝,眼见哲学系已逐步迈向预期,他提交了卸任的申请,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研究。哲学系同仁再三挽留,于是他又将担子扛回了肩上,一干又三年。

五、心系学子,教书育人

六年的任期里,他对于学生的培养一视同仁。教育之事,一人授业,一人学习,缺一不可,师者的责任从不曾忘,潘教授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他很看重学生的创新实践与举一反三。

在他担任系主任的第四年,也就是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这期间哲学系选派了一些优秀学生参加世博志愿者的活动,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和表彰。每一届学生,都会自发地去实践基地,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送去温暖、送去关爱。除此之外,哲学系与友爱中学、吴泾中学开展合作,安排毕业生教学实习。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项目、“大夏杯”科研竞赛等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获得了个人和团队的诸多荣誉。这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

2011年,华东师大六十周年校庆时,哲学系的身影也活跃在校园各处。举办多场学术讲座,场场爆满;邀请各界校友重返母校,带来建议、指导和祝福;哲学系的学子承担着多个岗位志愿者的工作。他回忆道:“在我的印象里,当年是比较忙碌的一年,正好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庆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新朋老友齐聚师大,共同见证哲学系的变化与发展,我们没有感到一丝疲惫。”

在系内的学生活动方面,同学们集思广益,共同制作了一期期系刊《风·井》,表达看法、抒发情怀、畅谈人生,老师和同学之间更在一次次的采访与交谈中加深了情谊。每个月的团日活动、班级活动中同学们共享青春欢畅,将书本与课堂的知识代入生活的丰富,恰同学少年!在哲学系中何曾见到陌生与隔阂?这是一个温暖自由的大家庭。哲学系的学子们,自发地承担学生会和团学联工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责任意识;辩论场上,刀光剑影,哲学系辩手们口吐莲花,不失风度;生活起居中,同学们相互关心、相互照顾,营造着和谐的环境。哲学系的老师们的教学并不仅仅在课堂上,也在生活里。潘教授并不想培养出迂腐的学究,笨拙的两脚书橱,而是全面发展、热情洋溢的时代青年。

 

六、鞠躬尽瘁,期冀未来

潘德荣教授担任系主任这整整六年的打拼,终有所收获。他大体上完成了最初的想法与计划,为哲学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哲学系的排名逐步上升,在国内名列前茅,健康发展,势头良好。潘教授很欣慰自己的工作能为哲学系的发展取得一点实效,更感谢全体同仁的理解和支持。他希望看到哲学系能走出更多的优秀学者,培养出更多有志于学的年轻人,雕琢出有独立思想的健全人格。

每当哲学系有工作需要,他总是放下手边的事情,选择以哲学系的事务为优先。他对哲学系的发展一直饱含着关心,但不做不符合要求的事。同仁们拿稳了接力棒,保持着哲学系良好的发展,这是他欣喜见到、始终相信的。这是哲学人的操守,是一生学术与生活熔铸出的品德。

(吴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