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三十周年系庆  口述系史

系史回望(七):依托学术传统,拓展思想视野——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前系主任陈嘉映教授

发布日期: 2016-11-24   浏览次数 510

 

华东师大哲学系发展至今,有如此高的成就,应该归功于几代哲人的共同努力。2003年是哲学系的转折期,国际学术交流逐渐增多,国内学术环境趋于稳定。在如此有利的学术大背景下,机遇和挑战并存,哲学系该何去何从?这对于时任系主任的陈嘉映教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陈嘉映教授于198311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以《论名称》一文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欧洲工作一年。19935月回国,翌年重返北京大学执教。2002年转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被华东师范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紫江学者。2008年至今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思远道》、《泠风集》、《哲学 科学 常识》等。

 

    一、历史突破  全面发展

2003年至2005年这三年间,华东师大哲学系的学科建设实现了三次重大突破:2003年设立了宗教学硕士点;2004年设立了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511月新增了外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两个博士点。这三项学科点的设立标志着华师大哲学系的学科建设登上一个新的高峰。实现这个历史性突破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据陈教授的回忆,当时他和同事们梳理和总结哲学系的学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动员全系老师思考对策寻求发展路径,重视与校方的沟通交流,并四处奔走,求见相关部门的领导了解详细情况。陈嘉映教授为设立学科点作出了很多努力。学科点的设置对我系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对系内发展而言,我系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点的设置,同时加强师资培养和人才培养。对系外交流来说,我系能够借此机会与国内外高校的哲学系展开学术交流,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不仅如此,陈教授还很注重各研究方向的平衡发展。一般说来,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每个学校哲学系的三大重点。而我系在中哲和马哲方面已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一方面是因为有杨国荣和高瑞泉这两位致力于中哲研究的大师;另一方面我系的创始人,冯契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底蕴与造诣极深,以及江丹林老师对冯先生的马哲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与之相比,外国哲学的学科发展稍显落后,也没有相应的博士点。而且在开展国际交流方面,外国哲学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陈教授在任系主任期间,对西哲发展有了稍许侧重,加强外国哲学对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但同时他还不忘关注逻辑学、宗教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以保证我系学科的均衡发展。

 

    二、回归传统  对外开放

哲学本就是个舶来品,中国是否有哲学也一度引发诸多学者的思考与讨论,因此,加强与国际的哲学交流,并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审视中国哲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陈嘉映教授在位期间的一大关注点。

这要先从华师大哲学系的学术特点说起。陈教授笑称:“华师大哲学系有一大特点,就是海归特别多,外哲几乎全是海归,像潘德荣、童世骏、郁振华,所以在学术思想上开放。但另一方面因为有冯契的传统,每年都有研讨会,学生也会上相关课程。”也就是说,我系一方面不断交流开放,另一方面不断回归传统。

据陈教授的回忆,华东师大在国际交流方面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加上童世骏、郁振华、潘德荣和他本人的积极推动,以及与杨国荣教授创建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密切合作,这三年的国际学术交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令人满意。他分析说:“华东师大的总体声誉不错,学者都愿意来,并且反响不错;学生能听懂,也能提问;我们青年教师和他们也能有效互动。”因此那几年学术活动频繁。

在三年间,我系邀请到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加拿大著名哲学家查尔斯•泰勒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Thomas Pogge、法国著名哲学家﹑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奥尔弗尼亚学院教授Richard Stichler等国际知名学者,交流内容涉及了中哲、西哲、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同时,我系的国际交流工作也受到了其他院系的大力支持,陈嘉映教授还特别提到了政治学系的刘擎老师,他高度赞赏刘老师的翻译能力,每次邀请刘教授来担任翻译,刘教授也总是欣然前往。我系通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渐渐带动其他院系,鼓励他们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参加活动,积极交流,共同进步。

另一方面,在20032005年间,我系也与国内各高校的哲学系建立起密切的交流关系:在20034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叶郎教授来我系作冯契基金讲演,主题为“美育”、“红楼梦美学”;20054月,著名学者、思想史家庞朴,应邀来我系作题为“中国人的智慧——从一分为三谈起”的报告;同年1024日,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来访我系开展学术交流,其主题为“问题意识”。

在陈教授的任职期间,各类国际学术研讨会也让我系走出校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20041月中旬由哲学系思想所和北欧科学论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正义和跨文化对话”国际研讨会;同年717-18日由哲学系思想所和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联合举办“罗蒂、实用主义和中国哲学”国际研讨会。更值得一提的是,我系注重冯契先生学贯中西的传统,在2005年组织召开了四次大型的学术会议,分别为“中西哲学翻译问题研讨会”(17-9)、“本体论与诠释学国际研讨会”(85日到7日)、“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111日至3日)和“中国哲学与现代性学术会议”(126日至8日)。

这三年来,我系举办的学术活动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积极的对外交流中不忘践行了我系中西贯通的传统。这些活动既开拓了哲学系师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哲学系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我系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三、学术自由  群英荟萃

学术环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学术研究的质量。一方面是整个中国的学术环境。陈嘉映教授总结到,20032006年这段时间处于奥运会前夕,中国的总体发展较为平稳。从国际方面来说,西方还未感觉到中国的压力,而国内虽然有很多问题但还不尖锐。时局的太平随之带来了学术气氛的轻松,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们能够安心做学术、搞交流、写文章。我们看到,那三年中我系的学术交流确实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除此之外,陈教授还意识到,对于当时的学者而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影响,那就是他们的待遇有所提高,尤其对于文科教师而言。用他的话说,“总体来说,从世纪交接的时候文科开始有钱”。这里的“有钱”指的就是科研项目的资金量,在2000年前资金还趋近于零,而在2005年开始国家就加大了文科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这对文科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据陈教授回忆,文科老师的收入本就不高,在经济上时常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但自从项目经费投入增大时,学者能够从正规的学术渠道争取到资金,用于研究和学术交流。因此院系的压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2003年,我系潘德荣、杨国荣、陈卫平三位教授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

时代大背景不容改变,因此系内的学术环境建设成为了陈教授。总体上说,上文也提到,那几年院系的生存状况和教师待遇都有所提高,加上校方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我们日常的开支基本能够维持”。

在系内人文环境建设也是陈教授在任期间较为关注的内容。他说,系里的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都很好,尤其感谢时任党总支书记的郑忆石教授和党政班子其他成员,班子成员间的合作非常愉快。陈嘉映教授着重强调了自己的“用人之道”。当时我系只有不到三十名教师,整体规模还比较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陈教授在引进新教师这方面仍然持有相当谨慎的态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使用名额比较吝啬”。在这三年间,他秉承着“只进最优秀的人”的原则,很大程度上保证哲学系的师资质量。在2004年,杨国荣教授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优秀回国人员;晋荣东教授获上海市“育才奖”。2005年,晋荣东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郁振华教师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而在200512月,杨国荣教授还当选为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

 

    四、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工作重心之一。陈嘉映教授在担任系主任的三年里也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当时最大的一个改革就是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

陈教授回忆起当时的课程状况:“大家感觉华东师大哲学系的课程稍稍有些老化,有些新的发展,像默会知识、心智哲学、语言哲学这些,近几十年西方比较成熟和热门的课程在系里体现得不太多。”因此,他希望通过课程的调整让同学们对于这些新兴领域有所关注和了解。前文中提到,我系教师中“海归”居多,而这些老师,如童世骏、郁振华、潘德荣等,他们对国外的研究前沿有较多的了解,所以这一想法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陈教授对传统课程进行了适当的压缩,并根据当前的国际学术热点,添加了一些新课程,此举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和老师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旨在和国际、国内外知名高校实现学术对接。同时,积极推动中法联合培养项目,鼓励部分学生去考取国内一流大学、国际一流大学的博士生,同时也推荐一些学生出国深造。

 

建系至今,风雨三十年,其间有无数“爱智者”为华东师大哲学系的发展呕心沥血,而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将有更多的“爱智者”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用自己的智慧与坚持献给哲学系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邹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