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

您的位置: 首页  三十周年系庆  口述系史

系史回望(六):承前启后,润物无声——访华东师范大学学哲学系前系主任杨国荣教授

发布日期: 2016-11-24   浏览次数 345

 

    伴随着2000年新千年的到来,华东师大哲学系也迎来了她在丽娃河畔的第14个年头。在这期间,许许多多热爱思考的哲人们汇聚于此,为哲学系的发展添砖加瓦。可以说,经过了建系之艰辛、创业之困苦以及风云之动荡,在这世纪转折点上,华东师大哲学系终于迎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在1998年至2000年之间,杨国荣教授担任了华东师大哲学系的系主任。于此,我们特别采访到了杨老师,透过他的叙述,我们得以重新展现哲学系当时的生动风貌。

 

 

 

 

 

   杨国荣先生于1988年在华东师大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自1988年1月至今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出版相关学术著作十余部,且先后在海外出版。目前,杨国荣教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等。在杨老师担任哲学系系主任的1998至2000年之间,华师大哲学系在学科建设、学术活动、国内外交流、学生培养等多个方面均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可以说,在这三年间,哲学系步入了进一步发展的轨道,一方面继承下了前人打下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助推了哲学系在新世纪里的成长。而作为系主任的杨国荣老师以其低调务实的风范引领着我们哲学系,默默地推动着哲学系的发展。

 

    一、一脉同源,珠联璧合

1998年间,自然辩证法研究所与哲学系的合并事宜给时任系主任的杨国荣老师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杨老师说,在合并之前自然辩证法研究所和哲学系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在1986年哲学系建立之前,自然辩证法研究所就已建成,且自然辩证法研究所发展较快,规模较大。当时哲学系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所都独立运作,但同时也都保持了一定的交流,设置了一部分的共享课程,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系所始终相互合作。自然辩证法研究所在物理学史、化学史等专门的科学史研究上颇有建树,因此“我们哲学系的学生会到他们那里去听他们的一些研究生课程”。

如果进一步追溯系所之间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所的很多老师都曾参加过冯契先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办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生班”,这其中包括自然辩证法研究所的首任所长袁运开老师(后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因此历史上,自然辩证法研究所与我们哲学系颇有渊源,杨老师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哲学专业是他们的母体,但尚不是哲学系,当时是政教系,不过,那时哲学学科已存在。”

进入90年代以后,学科建设不断发展,为了适合新时代的要求,在1998年时任华师大校长张瑞琨的领导与推动下,自然辩证法研究所正式并入哲学系。当然,原本两个独立的科系在合并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人事、行政等多方面的问题。在一段时间的调整和磨合下,自然辩证法研究所最终顺利地并入哲学系,并成为了现如今哲学系科学哲学教研室的前身。据杨老师回忆,当时合并期间,自然辩证法研究所有将近十名在职的教师,这对于充实我们哲学系以及科学哲学专业来说起到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扩充了哲学系的体量,并为丰富哲学系专业学科的多样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无中西,融汇贯通

华东师大哲学系作为金冯学脉之传承,始终将中西哲学融汇贯通,因此华师大哲学系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大学的学术交流。

我系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等海外高校的哲学系均有学术上的交流。早在1989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郑学礼教授就来访我系并作报告,19912月,挪威哲学家、任教于卑尔根大学的希尔贝克教授就应邀来访我系进行讲学和座谈。此后这种交流持续不断地保持并逐渐深入。

据杨老师回忆,当时我系与挪威卑尔根大学有较多的学术互动,在98年之前已有不少青年教师去卑尔根大学进行访问、访学;其中童世骏教授以及郁振华教授分别在19942006年于挪威卑尔根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而卑尔根大学亦有人员的互访,这样切实的深入交流在当时确实难能可贵。

    1998年,挪威科学院院士、卑尔根大学奎纳尔·希尔贝克教授与托迪希·伊文斯再次访问我系,期间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讲座,反响热烈。这次访问进一步加深了两系之间学术交流的密切关联。次年10月份,经过长期的努力,我系与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出版了《跨越边界的哲学——挪威哲学文集》。此书收录了包括希尔贝克教授在内的一批挪威哲学家的学术著作,而此书的译者则包括我们哲学系的郁振华教授、童世骏教授等。据杨老师说,出版此书的联合单位也与我系有不少渊源。冯契先生原先乃是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的前身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的创始主席,而上海社科院开始组建时,冯契先生亦担任了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副所长。

由此可以看出,华东师大哲学系与国内的很多研究机构也有密切的往来。杨老师回忆起当时整体的学术环境时曾提到“当时老师出差一次都很困难”,学术活动的热度与频率和现在纷呈之状当然不可比。但是,在19982000年间,我系还是举办了不少学术交流活动。在98年的5月份,由空军政治学院、浦东华夏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与我系共同发起、主办的全国经济哲学高级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同年12月,由华东师大哲学系、中国逻辑学会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七届辩证逻辑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其主题乃是“冯契辩证逻辑思想研究”和“创新与辩证思维”;20004月,我系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在上海市金沙江大酒店举行,其主题为“不同哲学传统之间的沟通:个案与方法”。

这三年中我系所举办的一系列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沿袭了我系一贯的中西贯通的传统,而各类活动举办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华东师大哲学系的影响力,开拓师生的眼界;另一方面也对我系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安心乐业,千帆竞发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期间,整体学术环境之热烈程度远不如现如今之盛况,因此如何在哲学系内部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杨国荣老师在任时期极为重视的工作建设。

从哲学系内部来看,当时哲学系的专职教师大约有二十余位,人数不多,规模相对较小。一方面规模较小有其优势,小则安,老师之间关系融洽,有利于老师静心研究;但同时小规模之弊端也同样存在,即活力不足,影响力不大。因此,哲学系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校际、国际之间交流的平台,借以增加学术的活力。但是学术交流活动总还是短期的,真正的学术研究还是平日里的功夫。因此,一份哲学系“简讯”就此应运而生。

哲学系“简讯”,是一份专用于系内交流的小报,其主要内容包括系内的时事消息、学术动态、教师的科研状况等等。杨老师说,这份小报创办于上一届系班子,在他的那一届班子继续发展,篇幅在两三个版面左右,出刊频率约为两个月一次。这份简讯除了系里沟通信息外,在当时也有某种学术推动的作用。简讯中,一个重要版块是系内老师的“成果统计”。“成果统计”即将系内教师的学术成果一一列出,一方面,使得教师之间能够相互了解最新的动态,起到了系内学术交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展示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形成了一种学术竞赛的氛围,从而激发老师更多地开展学术研究,由此增强哲学系的活力。当然,当时华师大哲学系的经济实力较为有限,无法有力地支持一种“实质性的激励”,而这份简讯一定程度起到了“观念上的引导”作用。期间,冯契先生的文集《冯契文集》(10卷)、冯契所主编的《哲学大辞典》和袁运开、王顺义主编的《世界科技英才录》(4册)入选上海出版界50500种精品图书;由陈卫平、杨国荣等参与撰写的《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一书荣获1999年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彭漪涟、何应灿、马钦荣等参与组织的“逻辑学教材建设和课程改革”荣获普通高校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因循利导,传道授业

学生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核心工作之一。同样,华东师大哲学系也面对着这样一个永恒的课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曾经有一度考虑停办华东师大哲学系,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在于生源的缩减。因此,为了拓展生源,我们哲学系就在后来的发展中对专业方向进行了调整,自96年开始设立“涉外文化”方向。

在杨国荣老师担任哲学系系主任后,依然沿用了“涉外文化”专业方向,且收效甚佳。宏观上讲,“涉外文化”这一专业设置契合了当时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时代热潮,对于吸引学生报考哲学系有较大的作用;而具体来说,“涉外文化”方向体现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哲学专业相关的学术类课程以外,课程设置中还插入了一定比例的应用性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学生对外的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这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准备。

据杨老师回忆,在设立了“涉外文化方向”以后,哲学系的发展势头甚好,生源质量也不错,几乎每一届本科生的人数都稳定在四十名左右,且学习氛围良好。这极大地缓解了哲学系生源萎缩的困难。而在谈到当时哲学系学生的去向时,杨老师说,当时全国的大学已逐渐进入自主择业的阶段,哲学系学生的去向也还是比较多元的:继续深造、公司企业、党政机关等等。

 

    五、承前启后,润物无声

总体而言,在19982000年间,华东师大哲学系的发展良好、势头平稳。

在杨国荣老师担任系主任期间,哲学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吸纳收并了自然辩证法研究所;在学术交流活动中与挪威卑尔根大学开展了深入的合作;通过哲学系“简讯”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且哲学系的生源数量与质量都较高,学生去向也十分多元;而哲学系对外的教学班也运营良好,经济状况也在不断改善。

当我们问到杨老师在担任系主任这三年中的感受时,杨老师不无谦虚地说自己在领导与管理中并没有面对突出而严重的危机。前人的努力为在新世纪转折点上的华东师大哲学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老师自云所作的工作只是尽可能地投入于学科建设之中、为哲学系的老师创造良好的氛围,注重教学与研究的成效。也要特别感谢这一届党政班子成员(党总支书记王海萍,党总支副书记金勤明,副系主任王顺义、汪海萍),有了他们的鼎力支持,才让哲学系有了更大的进步。

杨老师还进一步说,自己在担任系主任时要说有多少行政方面的压力,可能还谈不上,但是确实带有着一份责任和“牵挂”,每天早晨醒来,总还是要把系内的工作思量一番。笔者在此深深有感于“牵挂”二字,正是这种“牵挂”成为了我们哲学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正是每一届系主任的牵挂、每一位老师的牵挂,乃至于每一位学生的牵挂,无声地滋养着我们华东师大哲学系的茁壮成长。

                                                                        (戴谆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