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起航月| 筑梦青春 奔赴基层
 活动回顾| 筑梦青春 奔赴基层 

20191111日下午一点,由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办,哲学系承办的就业起航月系列之筑梦青春,奔赴基层——选调生知多少主题活动于二教205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我校公共管理学院2018届博士研究生、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挂职副县长蔡延东为主讲嘉宾,活动由哲学系党委副书记武娟老师主持,哲学系以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的学生党员们参加了活动。

活动伊始,蔡延东学长表达了对母校——华师大的深切怀念。随后,蔡延东学长为大家简单介绍了选调生相关情况。他表示,选调生的性质是公务员,它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的简称,和公务员既相关但也存在很多区别。选调生与公务员的使用与培养方式不同,选调生一定要去基层。青年干部首先要打磨自己,在组织部门蹲苗淬火的培养方式下,丰富的基层历练能大大提升个人的工作、决策和领导能力。按照中央有关规定精神,2018年之后选调生都要求驻村工作,履行大学生村官职责,在基层的广阔天地,服务基层,干事创业。

接着,蔡延东学长强调,选调生作为现在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之一,同学们在报考时要认真考虑,一方面应该对选调生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知晓选调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是否能够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抉择并加以坚持。蔡延东学长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了选调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其一,选调生要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其二,选调生要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拥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应变等能力;其三,选调生还要时刻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和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思维深度,视野的广度和耐挫折的强度。

然后,蔡延东学长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做选调生时的一些工作经历和体会,他展示了扎根基层、驻村工作期间的一些工作图片,讲述了他在一年零两个月时间里的经历和成长。他表示,正是这些工作经历让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有了很大的成长。在谈及报考选调生的初心时,他在初中的时候,就立志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将成才、立业、安家、报国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选择去基层做选调生,既是他感谢国家和党的培养举动,也是坚持自己报效国家、服务基层、为百姓做实事的初心体现,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选调生需要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什么惊天伟业,只需要为一个小小的村子作出贡献,能让村民过得温馨,也非常有价值。每个人都不同,能力大做大事,能力小做小事,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他回想村民们在他离开时都来相送的场面,令他热泪盈眶,真真切切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蔡延东学长对如何胜任选调生的工作也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一要过饮食关,要能适应选调地区的饮食习惯;二要过环境关,一方面是自然环境,要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注意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是工作环境,能适应工作要求,与身边同事愉快相处。他拿自身举例,就算是刚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环境,蔡学长在处理事务时,也坚持要第一时间到单位、到现场,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三要过工作关,他表示基层的事务较为复杂,如果没有处理事务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很难做好各项工作。四是要过思想关,他强调这是一个总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需要我们对选调生工作有正确的认知。

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就对选调生的相关问题与蔡延东学长展开了积极互动。蔡学长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他呼吁同学们要积极服务基层,进入基层的教育行业,去人民、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真真正正让自己所学所知用于人民,服务国家。

“我代表所有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干部邀请大家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来。谢谢你们!”活动在蔡延东学长的激情呼吁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尚妍、杨珊